- 关于28±4年的传代常数
- 《宋史》与《义门记》的世系比较
- 以《江南录》《义门陈氏书堂记》《通鉴续编》 佐证《宋史• 陈兢传》的正确性
- 前言
- 自序
- 《陈氏书堂记》的作者不是徐锴
- 胡旦辨
- 参加九江市义门陈研究视频会有感
- 龙峰谱中的时间矛盾再考
- 从《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推陈京生年
- 德化陈氏故里故居的演化及文德翼序
- 读《陈氏研究论文选》的一点感悟
- 义门陈世系考证的历史与现实
- 陈元光籍贯新考
- 果石庄的悲哀:部分人读不懂老谱,对错不分
- 《宋史•陈兢传》与《唐表》之辨证
- 虞舜简介
- 颍川侯陈轸文化广场
- 也论“其先盖”
- 《唐表》与《宋史》谁更可靠
- 就陈义祥《尊重史实,查找真相,寻求共识》一文之点评
- 以古人取名习惯论“异流同源”
- 《中华义门陈氏大成谱》质疑 ----致《国谱》总编陈峰先生
- 陈志高世系考兼与武亮宗亲商榷
- 再论志高是叔慎之子
- 由唐代避讳三论志高是叔慎之子
- 就《四论“叔明子志高”》同武亮再商榷
- 回复文昌宗亲文
- 驳斥陈义祥代均时间谬论
- 以他姓合族同居的代均来证义门陈是“异流同源”
- 从义门陈十五代分庄看考证后源流世系的正确性
- 关于28±4年的传代常数
- 关于大小陈旺
- 关于义门分庄的几个问题思考
- 罗韬《赠摄邑令陈都干承逸》真伪再考
- 分庄诏的由来
- 究竟是谁错了
- 老谱新论
- 柳溪陈氏与义门陈氏之世次和时间对比分析
- 论陈叔慎十八岁连生二子之合理性
- 浅谈周必大《跋德化县陈氏义门碑》
- 史书互参辨证
- 唐宋明清皇帝传世代均时间一览表
- 《义门记》新解
- 关于《由豫章罗氏姻亲新考兼旺同代》的一点补充
- 由豫章罗氏姻亲考兼旺同代
- 综合考证,正确理解义门世系
- 给“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陈德友的一封公开信
- 对于《倡导“义门陈氏异流同源”之说者,是否正真秉承“以史为证、以史证谱”?》之点评
- 驳斥铭轩之谬论
- 驳义门总会不学无术,求权求名不求实----以史为据,正确辨析义门世系
- 评《江州义门》一书
- 浅谈周必大《跋德化县陈氏义门碑》
- 讨论求共识,务实是目的
- 关于考证义门陈旺世系的经过
- 《义门记》新解
- 陈檀非陈旺父、伯宣子
- 义门陈氏因讼析居
- 读《宋代国史修撰考略》而想起
- 讨论求共识,切莫忽悠人
- 这就是“唐陈伯宣活动年代考” ---从上至下梳理分析说
- 以唐代代均再论义门“异流同源”
- 陈兼生平事略新考
-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论《义门“异流同源说”质疑》
- 陈镛(镶)与伯宣
- 《义门记》新解
- 陈伯宣生卒考兼与陈义祥商榷
- 驳陈义祥《唐陈伯宣活动年代考》
《陈氏书堂记》的作者不是徐锴
《陈氏书堂记》的作者不是徐锴
今天,我们所见徐锴《陈氏书堂记》一文(见明嘉靖《九江府志》卷十六及清《钦定全唐文》卷八八八)。其实,此文作者不是徐锴,而是其兄徐铉,文章名为《义门陈氏书堂记》。
查南宋陈思《宝刻丛编·卷十五·江州》曰:南唐“义门陈氏书堂记,徐铉撰,徐锴书并篆额。(《诸道石刻录》)。”寥寥数字,价值千金。“石刻录”,为某金石学家采风实录。
《义门陈氏书堂记》的作者误传至今,恐有千年。一开始,可能采信于《江南余载》卷下,载:“徐锴撰《义门陈氏书堂记》,有‘男女长幼以属会’之辞,既已授之,又密令写碑人自于末添一‘食’字,或问其故,锴曰:‘非食无以义聚,欲以此一字为陈氏子孙之诫耳。’”由此,那时的文章标题还没有错,只是作者由徐铉错为徐锴。其“男女长幼”一句在明清“陈氏书堂记”里被写成“长幼男女”,顺序给颠倒了。应该是先写性别,后写年龄,就像今天填写表格一样,先是性别后年龄,从未见有先填年龄后填性别的。“于末添一‘食’字”,是徐锴添加的。对照明清《陈氏书堂记》,确有“长幼男女以属会‘食’”这一句。
既然书堂记是徐铉所撰,其“大顺中,崇为江州长史”之陈崇,当为伯宣之子无疑。因为,徐铉在《江南录》里既已说过从叔明到陈崇“存殁一十代,曾玄二百人”。两文同为一人所写,其认知当然相同。
至于《陈氏书堂记》写“伯宣与马总友善”以及灌“至高安县丞,其孙避难于泉州之仙游生伯宣”,与事实不符。对于此错,是当年徐铉门生前进士章谷记错?还是后人抄错?不得而知。
今“陈氏书堂记”本名及作者大白,为之幸事!在“陈氏书堂记”前冠名“义门”二字,不生歧义,标题与内容高度统一。
徐铉 ,字鼎臣,扬州广陵人。五代末至北宋时期大臣、学者、书法家。工于书法,喜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合称“江东二徐”。初仕杨吴,任校书郎。再仕南唐,历任知制诰、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开宝八年,随后主李煜归顺北宋,历任太子率更令、散骑常侍。淳化初,因事贬为静难军行军司马,病逝于任上,时年七十六岁。另据《舆地纪胜》(卷二十六·江南西路隆兴府)载:“徐铉墓,在新建县苏黄门。哀其墓云:铉当太祖之际,奋其区区之忠,以身请觐。寄首领于斧钺之下,覬幸万一,以延国主朝夕之命。当时,安知骸骨尚归葬于鸾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