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兼生平事略新考

类别:庚子文选 作者:江西省历史学会陈氏研究专业委员会2020年专题研究之一

陈兼(约697-762),字不器,行二,临淮泗上人;年轻时曾寓居江州德化蓝桥坂,一称江南人;晚年移居颍川,亦称颍川人(见梁粛《独孤公行状》和柳宗元《陈公行状》)。时之名士,友人多以陈二呼之。与陈兼友好并从游而诗文唱和者杜甫、高适、贾至、独孤及、李华等辈,皆千古名士。

陈兼,南朝陈宜都王叔明玄孙,为人重情谊,喜高蹈,恃才傲物,可谓清且贵矣,深受友人敬重。可惜,官运不济,诗文鲜存。今仅见《陈留郡文宣王庙堂碑(并序)》,《全唐文》收录,其余无传。

时至今日,要想了解陈兼的生平事迹,只能通过其友人诗文唱和、赠别,以及姓氏志和族谱中的零星记载,相互参证,综述如下。

一、家族世系

按《宋史·陈兢传》(节选):“陈兢,江州德安人,陈宜都王叔明之后。叔明五世孙兼,唐右补阙。兼生京,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无子,以从子褒为嗣,褒至盐官令。褒生灌,高安丞。灌孙伯宣……大顺初卒。伯宣子崇为江州长史……崇子衮,江州司户。衮子昉,试奉礼郎……昉家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不蓄仆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昉弟之子鸿……兢即鸿之弟……从子延赏、可,并举进士。”

按陈桱《通鉴续编》(节选):“淳化元年(990)春正月,诏贷江州义门陈兢粟。初,陈宜都王叔明五世孙唐右补缺兼,生秘书少监京,京生盐官令褒,褒生高安丞灌,灌孙伯宣,避地江州之德安,尝以著作佐郎召不起,伯宣生江州长史崇,自兼至崇未尝分异。崇益置田园,为家法戒子孙,择群从掌其事,建书堂教诲之。唐僖宗诏旌其门,南唐又为之立义门,免其徭役。崇子江州司户衮,衮子奉礼郎昉,昉之世同居,长幼凡七百口,不畜仆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为一席……昉弟子鸿,鸿弟兢。兢之世子姓益众,常苦乏食。

按《元和姓纂四校记》:“右补阙陈兼,生当、苌、京、归。当,赞善大夫。苌,京兆法曹。京,给事中。归,考功员外。”

据上述历史文献,可列世系:

叔明→(五世)兼→京→褒→灌→□→伯宣→崇→衮→昉→兢→延赏

其中□一代,义门陈氏谱作“镶”。史书只载“灌孙伯宣”,不书灌子名讳。

陈兼的后人在江州义门一支,宗叔明为一世祖,时间从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叔明出生,到北宋建隆元年(960)其十五世陈延赏出生,历时约四百年的家族繁衍史。叔明之下三代阙名,按《元和姓纂》“宜都王叔明,孙绎、宏。绎,侍御史。宏,荆州刺史。”按部分族谱叔明至陈兼中间的三代为:志能、定、球。

二、从诗文中看陈兼的思想与性格

独孤及在《送陈赞府兼应辟赴京序》中写道:“初,公读《梁竦传》,始慨然薄游,耻揭其公器,退而耕于楚县。知言者以为子真吴都,御寇圃田,卜商西河,与公道虽不同,其操一也。羿工于中微,拙于使人无己誉。固知大名之下,天爵难让。十二载(753)冬十月,果以公才征。龙泉自惜,暂隐牛斗之次;美玉无胫,竟为秦人所得。且晋以梁山召伯宗,汉以明堂延申公。尊德问礼,于斯为盛,况朝廷顿八绂久矣。顷来儒服立于鲁人之门者,公祗命台铉,将濯缨而孤矣。当贞女不字,十年反常,及大翼怒飞,知一日几万?问离群何赠,请宾赋车乘。主人赋《南有嘉鱼》,以代‘零雨’之什。”

陈兼自从辞去封丘县丞后,未官,直到天宝十二载冬十月,应辟为右补阙。

序文回顾并剖析了陈兼辞官的思想与动因:是深受《梁竦传》的影响,“始慨然薄游,耻揭其公器,退而耕于楚县”,因官微俸薄不得志,遂归田园。序中多引典故,且深奥,难以把握,浅解如下。

梁竦(?~83),字叔敬。东汉安定郡乌氏县人。性好施,不事产业。身负其才,郁郁不得意。尝登高远望,叹息曰:“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如其不然,闲居可以养志,《诗》《书》足以自娱,州郡之职,徒劳人耳。”作《七序》,班固见而称曰:“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

楚县:指临淮泗上,今江苏泗洪、盱眙一带。

子真:郑朴的字,汉褒中人,居谷口 ,世号谷口子真 。他修道守默,汉成帝时大将军王凤礼聘之,不应;耕于岩石之下,名动京师。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周朝郑国圃田(今郑州),著名的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

卜商西河:卜商,即卜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时晋国人,孔子学生,“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少时家贫,苦学而入仕,曾作过鲁国太宰。孔子死后,他来到魏国的西河(今山西河津)讲学,授徒三百。当时的名流李克、吴起、田子方、李悝、段干木、公羊高等都是他的学生,连魏文侯都“问乐于子夏”,尊他为师,这就是有名的“西河设教”。

羿工于中微,拙于使人无己誉:羿,即古代射箭高手羿秋;工,擅长意思;中微,是说射中很小的东西;无己誉,是“无誉己”的改装。整句意思:羿秋虽然善射,能够射中细小的目标,但却拙于藏己,即不能让他人不赞誉自己。“无誉己”,形容陈兼的弱点,不甘寂寞。

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因德高则受人尊敬,胜于有爵位。这里是说,天子所封的爵位,难于辞让。

龙泉自惜,暂隐牛斗之次:龙泉,宝剑名。相传晋代张华见斗牛二星之间有紫气冲天,后使人于丰城狱中掘地得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见《晋书·张华传》。

美玉无胫,竟为秦人所得:美玉,宝玉;胫,小腿。没有腿而能行走。即千里外的美玉,终被秦人所得;喻陈兼终归应辟为官。

梁山召伯宗:《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晋侯)将召伯宗谋之。”

申公:申公巫臣,春秋时楚国人。其人是楚国宗室后裔,有才干,曾经辅佐过楚庄王。申是巫臣的辖地,楚僭称王,公卿大夫都升格为“公”,故称之为申公。

八绂:方极远之地。泛指天下。出自《淮南子·墬形训》。

祗命台铉:祗命,犹奉命。台铉,以喻宰辅重臣

濯缨:洗濯冠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贞女不字,十年反常:《易·屯》:“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字,妊育

大翼怒飞,知一日几万: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其展开的双翅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南有嘉鱼:《诗经·小雅》云:南有嘉鱼,于是此地就叫嘉鱼,今湖北嘉鱼县。《小雅·南有嘉鱼》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在当时是一首贵族宴飨宾客通用的乐歌。传说,唐玄宗坐船游长江,来到此地,当地乡绅就取特产县城东侧牛头山首岩泉下子午鱼献上,皇帝用后龙颜大悦,大赞“真乃嘉鱼也!

零雨之什:零雨,《诗•豳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孔颖达疏:“道上乃遇零落之雨,其蒙蒙然。”之什,即文王之什。《大雅•文王之什》是《诗经•大雅》的什篇之一,有十篇,为先秦时代的诗歌。

综上所解,大致认识陈兼的思想与性格:既志大清高,且屡试不中;既躬耕田园,又不甘寂寞。李华在《三贤论》中说“颍川陈兼不器,行古之道”,既怀“执古之道”,然不能“御今之有”,脱离现实

自古清高多寂寞,性格决定命运。陈兼官场失意、生活落魄,与他的个性分不开。

三、寓居江州蓝桥坂

陈兼于何时何因寓居蓝桥坂,史书无记载。今通过张九龄《饯陈学士还江南同用征字》一诗,结合志、谱的零星资料,作一解析。

《饯陈学士还江南同用征字》诗,约作于唐开元二十三年夏秋之间。时陈兼在翰林院做待诏,不堪“待诏俸薄,况萧瑟”,愿回江南做“荷蓧翁”,临别前写诗给前翰林、右补阙张九龄,倾诉衷肠。张步原韵和诗并饯行。诗云:“荷蓧旋江澳,衔杯饯霸陵。别前林鸟息,归处海烟凝。风土乡情接,云山客念凭。圣朝岩穴选,应待鹤书征。”

荷蓧:指陈兼。蓧,竹编除草农具。《论语•微子》:“子路从后,遇丈人,以杖荷蓧。”江澳:指江南。澳,水边地。江南水乡,故言。岩穴选:指隐士。鹤书:古代书体名,常用以书诏。此指皇帝的诏书。诗的大意是:你即将回去做个“荷蓧翁”,我在霸陵为你践行。饯别时在黄昏后、鸟儿归林将息,遥想你的归处还是一片含烟凝翠的江南。人生惟有风土乡情割舍不下,这是你思念的依凭。朝廷不会忘记深山岩穴中的志士,你就耐心等待征辟的诏书吧!

诗题,张九龄称陈兼为“学士”,是出于一种礼貌尊称或习惯使然,并非“翰林学士”。比如李白,一生仅为“待诏、供奉”,时人却称之“大学士”;直到至德二年李白五十七岁时还自称“前翰林供奉”,便是铁证。“自德宗已后,翰林始兼学士之名。”(四库全书•《翰苑旧书》二一)

陈兼本是临淮泗上人,江南怎么成了他的归处?结合族谱,寻找解释。

据《锡邑毗陵陈氏宗谱》载:“兼,登开元进士,历官右补阙、翰林秘书少监,与杜少陵善,居江州之蓝桥坂。”(谱照见《颍川陈氏考略》第199页)尽管这段记载真伪参杂,但所披露的信息值得研究,如“右补阙、秘书少监”,这是天宝十二载(753)冬十月之后的事。“居江州之蓝桥坂”:蓝桥坂,今®山西南凤凰山、义门铺、株岭一带,土地肥沃,风景秀丽。这里曾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隐地,陈兼年轻时来江州的动因,极大可能是考场失意,情绪低落,为仰慕、效仿陶渊明归隐田园而寓居蓝桥坂。在陶渊明的诗里,也确有“荷蓧翁”一词,见陶渊明《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至于“登开元进士”,史籍无记载。从陈兼任翰林院待招及效仿陶渊明归隐田园来看,“开元进士”属误传。

再看豫章《罗氏宗谱》:“宏元,汉穆公长子。生唐开元葵亥(723),配陈氏,秘书少监陈兼公女,唐开元乙丑(725)生。合葬筠阳潞口。宋(时),族孙乾六居潞口,重修墓道。子四:绍谦、绍塑、绍密、绍愍。”

罗氏为江西豫章一名门望族,同陈兼女联姻,能说明陈兼曾经寓居蓝桥坡并多结交江南文人雅士。如果他住临淮泗上,与罗氏联姻的几率就非常渺小。

再看陈桱《通鉴续编》中的“义门陈”记事:“叔明五世孙唐右补阙兼……伯宣生江州长史崇,自兼至崇未尝分异。”这也能说明陈兼入仕之前曾寓居蓝桥坡,躬耕田园、读书自娱,娶妻生子。陈兼是江州伯宣、陈崇的先祖,“自兼至崇未尝分异”。

四、任翰林院待诏与封丘县丞

陈兼何时在翰林院?《通鉴》卷二百十三载:“开元二十一年(733)夏六月葵亥制玄宗诏令:“自今选人有才业操行,委吏部临时擢用”,史称当时“入仕之途甚多,不可胜纪”。是年,陈兼制科试又落选,却因文词而入选翰林待诏。

《资治通鉴》卷(二一七)天宝十三载正月记:“上即位,始置翰林院,密迩禁廷,延文章之士,下至僧、道,书、画、琴、棋、数术之工皆处之,谓之‘待诏’”。

翰林待诏、翰林供奉,实为同一职名,大多是布衣出身,无品阶。如《新唐书》卷四十六《百官志一》 载:“翰林院者,待诏之所也。唐制:乘舆所在,必有文词、经学之士,下至卜、医、伎术之流,皆直于别院, 以备宴见。”

玄宗后来为了处理大量雍积文书诏赦,于是从朝官中选出来的文词待诏。如《翰林志》记载:“开元二十六年刘光谦,张垍乃为学士,始别建学士院于翰林院之南;又有韩翃、阎伯屿、孟匡朝、陈兼、李白、蒋镇在旧翰林院,虽有其名,不职其事。”玄宗在翰林院中成立学士院,其政治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把原来的翰林待诏分化成两部分人,学士院开始独立于翰林院,原部分翰林供奉转成翰林学士,进入禁中,“专掌内命”,开始参与国家机密。如张垍等为朝官出身,又是玄宗亲信,所以可以入居翰林学士院,参与政事。而韩翃、陈兼、李白等翰林待诏,则始终留在旧翰林院中,为名副其实的御用闲人,等待机会。

翰林待诏地位,相比较通过科举考上的进士而言则低得多。对于没有考上进士且有一技之长者,可任翰林待诏。待诏的生活很窘迫,除了皇帝平日偶尔赏赐些美酒花红之外,徒有高名。如李白在旧翰林院干了近三年,觉得迁转无望,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后拂袖而去,浪迹江湖,“归卧白云”。

开元二十三年(735)制科试,如高适在《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序中自云:“乙亥岁,适征旨长安,”正是此年。然而这一年,无论是高适还是杜甫、陈兼,仍未录取。

陈兼自开元二十一年以文词供奉宸极,到开元二十三年参与制科试,任待诏近三年,觉得迁转无望并决意回江南做“荷蓧翁”,临走前见了翰林前辈张九龄,相求提携。因此,推陈兼任封丘县丞极有可能在当年冬或次年春。

陈兼在封丘县丞任上干了几年?《元和姓纂四校记》载“唐天宝十一载(752)以前,曾任封丘县丞”。“以前”,时间不好确定,按陈兼的个性,时间不会很长,最晚是在开元二十八年(740)张相逝世后辞职。

陈兼辞职回泗上长达十年多,直到天宝七年(748)宋中跟高适相见,老朋友再次见面十分欢喜,于是高适写下《宋中遇陈二》诗: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

诗中,高适说自己得交陈兼,深知其贤,且有“王佐才”,如鲍叔之于管仲,终始以义。

“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罢官,指的是辞官弃职,或者是免除官职。从李华《云母泉诗并序》“公性与道合,忽于权利,方挂冠投簪,顾华以名山之契”来看,陈兼是辞官。独孤及《送陈赞府兼应辟赴京序》亦云:“初,公读《梁竦传》,始慨然薄游,耻揭其公器,退而耕于楚县”(《毗陵集》卷十六),也是辞官。薄游,是因禄薄而宦游在外。“惟见柴门开”,可以想象陈兼辞官后的清贫生活,同时也表达了高适对陈兼的同情,有愧于“鲍叔”之义。

自开元二十三年(735)与高适京城参加制科试结识后,到天宝七年(748)宋中重逢,正是“离别十年外”。

也就在这一年,诗人多游宋中,陈兼不仅见到阔别已久的老朋友,还结识了新朋友。如梁肃在《独孤公行状》中说到独孤及岁“二十余,以文章游梁宋间。通人颍川陈兼、长乐贾至、渤海高适,见公(独孤及)皆色授心服,约子孙之契”。

“约子孙之契”,即盟约世代友好。这几人中,陈兼年最长,与独孤及可谓“忘年之交”。后来,独孤及还与陈兼子陈京十分友善,京“师事父友独孤及”(柳宗元《陈公(京)行状》)。

独孤及,洛阳人,生于开元乙丑(725),“年二十余,游梁宋”,结交陈兼,正值天宝初期,也是陈兼从泗上返宋中之时。

自游宋中之后,陈兼频繁活动中原。天宝九载(750),陈兼撰《陈太丘祖德碑》(宋代赵明诚《金石录·一二八四款》)。天宝十一载(752)十月,陈兼为河南道郡守采访处置使元彦冲改修文宣王庙成撰写碑文,自称“前封邱丞泗上陈兼”,表明陈兼犹未再仕。

由沈文君著《贾至研究》一文知,天宝七年(748)至天宝十二年(753)之间,贾至在《送李兵曹往江外序》中托李兵曹代为问候陈兼,说君“路经夷门,见颍川陈兼、河南于頔,为问道心无恙,星鬓如何”,由此可知,陈兼仍逗留开封。“星鬓”:花白的鬓发。夷门,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按“星鬓”推陈兼,至少五十开外,因此说陈兼在695年~700年间生,能够成立,折中为697年。

陈兼为什么常于中原这一带逗留?这是因为唐代东都洛阳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开封又是历史文化古城,来此游逛的达官显贵居多;同时,落魄士子于此寻求机会者亦多。想必此时陈兼已归祖居地颍川,为前程而广交朋友,结识名流,“旧友满皇州,高冠飞翠蕤”,再也不是“守苦节,无良媒”了,否则,一个辞官不做自断仕途的人,能重新辟为右补阙吗?朝中无人难做官,历来如此。如高适,渤海人,客居梁宋间;天宝七载,受宋中刺史张九皋举荐中第有道科,并调任封丘县丞。陈兼、高适是好友,张九龄、张九皋是亲兄弟,他们彼此之间熟悉,感情也好。

《毗陵集校注》之《送陈赞府兼应辟赴京序》提到天宝“十二载冬十月,果以公才征……美玉无胫,竟为秦人所得”。是时,独孤及在汴州送陈兼应辟赴京,并在另一首《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诗中写道:“罢官梁山外,获稻楚水湄。适会傅岩人,虚舟济川时。”梁山外,即水桥边。楚水湄,即楚水边。傅岩人,指隐士。虚舟济川时,常比喻人事飘忽,播迁不定。这两句诗是说陈兼命运多舛,时运不济。

陈兼与杜甫也是好朋友,考陈兼的年龄,还可以从杜甫的贺诗中了解。天宝十二载(753)冬十月,辞官后的陈兼晚年应辟为右补阙,杜甫闻讯后十分欣喜,作《赠陈二补阙》诗贺之:“世儒多汩没,夫

子独声名。献纳开东观,君王问长卿。皂雕寒始急,天马老能行。自到青冥里,休看白发生。(《全唐诗》卷224-31

此诗当是天宝十三载(754)杜甫在长安所作。诗上四句为颂语,下四句为勉辞。献纳之官,君王顾问,正其声名显赫处。皂雕,喻搏击不避;天马,喻老健不衰。盖既置身青冥,不当以头白自嫌也。杜甫称陈兼“夫子、老能行、白发生”,表明陈兼岁数比杜甫大得多。再次为朝廷征诏,可谓大器晚成。

五、晚年陈兼

晚年陈兼,可以从《文苑英华》卷七一六李华《云母泉诗并序》去了解。序云:“颍川陈公,天宝中与华同为谏官。公性与道合,忽于权利,方挂冠投簪,顾华以名山之契。乾元初(758),公贬清江丞,移武陵丞;华贬杭州司功,恩复左补阙。上元中(761),俱奉诏征。公自清江至武陵,道路多虞,制书不至。华溯江而西,次于岳阳,江山延望,日夕相顾属,思与高贤共饮云母之泉,躬耕墨山之下。”

此诗是李华在诏复左补阙,入京途次岳阳怀陈兼而作,序有“秋风露寒”云云,时间当在上元二年(761)秋。

“颍川陈公,天宝中与华同为谏官”,天宝中,即天宝十三载(754),陈兼与李华同为右补阙(即谏官)。

至德元年(756)十月潼关失守,玄宗出幸,陈兼、李华扈从不及;长安沦陷,李华被迫任伪凤阁舍人(《旧唐书》本传)。长安光复后,按《旧唐书•粛宗纪》载:乾元元年大赦天下,死王事、陷贼不受伪命而死者,并与追赠。陷贼官先推鞫者,例减罪一等。于是,李华被贬杭州司功,陈兼贬为清江县丞。

上元二年(761),按《加恩处分流贬官员诏》加恩处分流贬官员,李华恩复左补阙,陈兼改任武陵县丞。当时清江为中下县,武陵为上县。(见《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四》“朗州武陵郡”及同书卷四十一《地理五》“施州清化郡”)

是年秋,李华奉诏入京,沿江西上,途次岳阳滞留侯陈兼,兼不至,事乖志负,愁虞寥落,故作《云母泉诗并序》,伸情抒志。从诗序中可以看出,此时李华健康状况极差,“况支离多病,年甫始衰。一闻猿声,不觉涕下”。陈兼健康状况虽未写,想必也差不多,同病相怜。

上元二年后,不见陈兼记事,恐于次年殁武陵任上。殁后,朝廷赠秘书少监。

陈兼卒后,裴员外为其铭诔:“辛酸陈侯诔,叹息季鹰杯。”侯,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季鹰,是晋名士张翰的字,其为人心胸豁达,不慕虚名,认为身后名不如一杯酒。

高适、裴霸交厚。为感谢裴霸,高适写下《酬裴员外以诗代文》。诗作时间,有学者认为乾元二年(759)五月,即高适赴彭州刺史任,六月抵彭州后写,属误。此诗当作于上元后,因上元中陈兼还健在。

六、简略行事录

陈兼生平事略,因史料不足,难以详列。据上考述,可列简略行事。

——陈兼,字不器,行二,临淮泗上人,叔明五世孙,约生于697年。

——开元十二年至开元二十年,因进士落第,寓居江州蓝桥坂。在此期间,陈旺、陈昌等相继寻来江州。

——开元二十一年应制科试无成,并以文词入选翰林待诏。

——开元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仍任翰林待诏,是年参加制科试亦未录取。

——开元二十四年(736)春,受张相提携转任封丘县丞。

——开元二十八年(740)辞职封丘县丞,接走江州眷属,归田泗上。

——天宝四年(745)送爱女于西昌罗氏完婚。

——天宝七年(748),宋中遇阔别十年后的高适。

——天宝七年(748)至十一年(752),逗留开封、洛阳一带。

——天宝九载(750),为颍川长葛陈寔陵园撰“陈太丘祖德碑”。

——天宝十一年(752)十月,为陈留郡文宣王庙堂落成撰碑记。

——天宝十二年(753)十月,应征入京为右补阙,时年57岁。

——乾元元年(758),贬为清江县丞。

——上元二年(761),改任武陵县丞。制书未到,与李华相约游墨山。李华候陈兼不至,遂作《云母泉诗序》,怀念陈兼。

——宝应元年(762)卒于武陵任上,赠秘书少监。

以上只列其大端,疏忽不必待言。学者论此种种,得失各具。惠我良多,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更之。在资料搜集方面,颇重寻根究底。再者,对其宦友及诗文所及人和事,进行全面梳理和考索。对于仍无法厘清的问题,则存疑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