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志高是叔慎之子

类别:庚子文选 作者:陈刚

来,武亮宗亲抛出叔慎之子为志高,实为“孤不立说”,非要坚持他的叔明子志高之说,颇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原本我不想发声,但考虑到有些不明真相的宗亲容易受他误解,还是打算写一篇小文,以驳他的观点。

所谓“孤不立说”,就是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证据才可以形成学术观点。提出这个学说的是近代史学大家郭沫若先生。郭沫若《史学论集·论古代社会》“孤证单行,难以置信。”我和月海老师一直秉承多证据的考证底线推进义门的研究工作。

志高是叔慎长子,不是孤证,而是多证。最直接的证据有二:第一,峡江马埠谱明确记载叔慎子志高。第二,义门宗武支系《陈氏入蜀记》明确记载陈旺是叔慎玄孙、蕴珪子。

支撑证据一的是光绪年间马埠陈氏七修老谱,如下:

峡江马埠镇陈家村陈氏是岳阳王叔慎之后,其谱序云:“叔贞,字守正,封南王。因国大难奔豫章,入新淦之大墓,有匡大夫者以女妻之,生子名嵩字宗先,隐居玉笥,号小隐。”其世系图载:“叔贞→志高→才→蕴玉→然→衮”。另外还有明嘉靖八年吉水进士罗洪先撰《白沙陈氏宗谱序》(《念庵文集》卷十二)载:“……按某族祖钝叙其正统,谱曰陈氏之先出高宗子叔慎之后,叔慎子曰宗先,当隋末徙®陵匡墓,依富人匡太以居,号小隐,今其地为玉笥之廖田,是宗先其始迁祖也。考之史,淳于姬生岳阳王叔慎,祯明三年台城失守,为秦王所害,年才十有八,其子孙之徙在隋之末,理则宜。然《临江志》云玉笥乡有陈岳王庙,唐武德中王之子嵩为吉州别驾,卜隐于此,遂迁王墓馆头安山,由是言之嵩即所谓小隐者,而宗先岂其字耶!宗先之后又几世为观察判官岳,岳生翰林学士濬,濬生门下侍郎乔,乔相南唐后主,死事于开宝八年,宋太祖嘉乔之死,诏许归葬且官其三子诚、议、诏……”

对比以上两个资料可以知道,叔贞就是叔慎,因其子是为嵩。再说宣帝四十二子里哪有叔贞呢?然武亮宗亲又说宣帝有子叔真”,笔者研究《陈书》多年,眼拙未发现,烦请指出在《陈书》哪章哪节有此记载?《临江府志》来源于宋代临江府图经,不赘述。清代之后的族谱虽有“因国大难奔豫章,入新淦之大墓”,但明代的罗洪先已经说过匡大夫之事是发生于陈叔慎子陈嵩之时,未说“因国大难奔豫章,入新淦之大墓”一事。罗氏所说与正史不矛盾,其说弥足珍贵。我猜想武亮宗亲并没有充分理解《白沙陈氏宗谱序》里面叔慎与叔贞的对照关系,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叔贞就是叔慎。武亮宗亲竟然熟视无睹,又以行文没有记录志高是叔慎之子而匆忙否定。按此逻辑,义门谱世系吊图里有陈灌次子陈鍠,但谱序里面基本都没有讲陈鍠的事情,难道龙峰陈鍠的后人就不是陈灌后代不成?再如义门谱很少提及柳溪伯党一族,难道伯党就不是伯宣兄弟?其理由何其牵强!

为什么叔慎变成了族谱里面的叔贞呢?源于避讳宋孝宗赵昚。连宋代理学家慎德秀也因避孝宗赵昚讳改“慎”姓为“真”姓呢。由此,改“叔贞”时已久矣。武亮宗亲竟然以此大作文章,说已经到了明清应该纠正。为了忠实于原作,一旦形成了文即不宜改。如《永乐大典》引用《江州志》:“宋陈早义门子也。”陈早:即陈旭。为避神宗赵顼讳而改,直到明代也没有改过来。

再拿笔者宗族所修的民国九年荆门义门谱来说,里面明确记载有唐元宗而非唐玄宗,也是为了避清康熙玄烨之讳。民国无需再避讳,但是为了忠于原著,仍旧书“元”而非“玄”。武亮宗亲竟然认为后朝无需避讳理应更正过来。这实在有点吹毛求疵,强人所难。为了忠于原著而不改,你又怎样?!你以叔慎避讳为“叔贞”来否定志高是叔慎子,毫无依据,也无必要。

再说,以一字之误来否定全部,大有强辩之嫌。又如《永乐大典》引用《义门陈氏》:“胡旦撰《义门碑》其略曰:按《陈氏家谱》,陈宜都王叔名之后,五世孙兼,唐元宗时举进士,为右补阙。”按你的逻辑,“唐元宗”怎么解释?叔名是叔明吗?岂不陈兼非宜都王之后?又再如徐锴《陈氏书堂记》记载:“其先盖陈宜都王叔明之后曰兼,为秘书少监。生京,给事中。以从子褒为嗣,至盐官令;生瓘,至高安县丞。”这里陈灌误为陈瓘,又怎么办?

证据二,来源于《陈氏入蜀记》,该文是陈光富先祖陈壁康熙甲午所作。陈光富的叔叔陈正罡老先生于1980年回四川古蔺县白坭乡大房国朝家所抄,所有里面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与《明史》、《清史稿》等正史无不吻合,明代朱燮元《督黔疏草》卷二既有陈壁叔父高祖陈宗文的相关平乱事迹,更加证实了其真实性。光富宗弟详有论述,此不赘述。

以上为直接证明,笔者所引用的文献有罗洪先《念庵文集》、宋代图经《临江府志》、《明史》、《清史稿》、《督黔疏草》,还有其他相关证据,请读者详细查阅本人与月海老师合著之书。

此外,志高是叔慎之子的间接证据有两个,都与正史相关。

第一、新淦开基祖是叔慎六世孙陈衮,陈蕴玉之孙,陈然之子,堂号曰“燕叙堂”。燕叙堂来源于《陈书》里面的陈叔慎与众将领在湘州宴饮叙谈抗击隋兵,见《考略》第287页,此略。

第二、高与嵩字意相似。还有无锡陈敏支系谱载叔慎次子陈嵩之后曦(字天升,唐散骑常侍,弟昫。曦生二子,长权次枢)→权(字师忠)→愈(字仲通,枢子應)→芾(字元茂,征授度支判官户部郎中,應子芬)→春(字育和,荫授宣城令)与义门的旺机感蓝青连续五代名字对等,以旧时近支堂兄弟字辈相同的习惯论,陈旺是叔慎之后。

陈敏,字伯修号濯缨居士,毗陵无锡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以王安石荐除太学正职守天台将蔡京手下所立党人碑击碎辞职而归。与苏轼甚厚善。陈敏为叔慎十三代孙陈乔之后,为陈乔的六世孙,另外有陈之茂为陈乔九世孙。以上两人在咸淳《毗陵志》卷十六有明确记载,同时宋代正史也有明确记载。由此可见该世系的正确性。

否定志高是叔明之子的间接证据有两个。

第一,明清以来多数义门谱写陈兼世系为“叔明→志高→才→蕴珪→兼”,已成习惯。笔者依据最新研究发现,唐代家讳极其严厉,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唐律疏议》 卷十《职制》:“诸府号官称犯祖父名,而冒荣居之者徒一年。”明确规定要避祖父和父亲的名讳。《全唐文》卷三七三收录了陈兼的一篇《陈留郡文宣王庙堂碑(并序)》,文中直云:“有三才然后有刚柔,刚柔交而利害作乎其中。”请看!陈兼没有对“才”字避讳。由此可见,陈兼的祖父绝对不是陈才。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叔明志高蕴珪”这一说。

俗话说不破不立,通过比对,陈叔明到陈兼的世系“叔明→志能→定→球→兼”的可信度极高。再加上陈定兄弟有陈宏(《元和姓纂》),陈球兄弟有陈璋(《白氏长庆集》)作旁证,更加提高了该世系的可信度!

第二、《宋史》连续用了几个“从”,说明叔明叔慎两支的关系。“兢即鸿之弟”、“后兢死,其从父弟旭每岁止受贷粟之半”、“旭卒,弟蕴主家事”、“蕴卒,弟泰主之。泰弟度,太子中舍致仕。从子延赏、可,并举进士。”其世系为:

叔明、陈兼之后:伯宣→崇→衮→良→兢

叔明、陈兼之后:伯宣→崇→衮→曜→鸿

叔明、陈兼之后:伯宣→崇→衮→延赏

叔慎、陈旺之后:→奇→逵→俦→蕴

叔慎、陈旺之后:→德→冰→镐→旭

叔慎、陈旺之后:→克思→顺→玘→泰

叔慎、陈旺之后:→克政→训→建→度

武亮宗亲解释“从”: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同曾祖父之兄弟可称从兄弟,同高祖之同辈可称再从兄弟。可以看出来他对义门的内部结构并不了解。由正规的五服制度去解释《宋史》中的义门,是根本解释不通的。称之为“弟”的都是叔明系或者叔慎系的,尤其是叔慎系有的共高祖,有的共六世祖青,也称“弟”。称之为“从”的,是叔明支系对叔慎支系后代的互相称呼,如叔明系陈兢称叔慎系陈旭为从弟,叔慎系陈泰称叔明系陈延赏为从子。对此,湖北石首陈惟林先生有详细论述,不赘述。笔者加一点的是,古代藩王小宗制度溯源最远至藩王。“从”字比较隐晦地揭示了义门分属两个藩王之后,《宋史》是义门“异流同源”最好的证据。

以上为间接证据,引用的文献有《陈书》、咸淳《毗陵志》、《全唐文》、《元和姓纂》、《白氏长庆集》、《宋史》等。

归纳之,笔者无论是在直接或者间接证明上都有史料支撑。考证是以正史、方志、文集、墓志等直接证据或者旁证来说话,而武亮宗亲却通篇以谱考谱,没有任何史料支撑,这样只能误入歧途。到底谁说得有道理,我想引用先富宗长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孰是孰非,读者心里自有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