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宣迁庐年考

类别:文史 选载 作者:陈立  陈德金

 

  有关伯宣由闽移庐的时间,诸谱所述不一,异说颇多。《宿松谱》言: 伯宣唐嗣圣元年(684)撰写《匡山谱序》,就是其由闽移庐则在嗣圣元年之间。《德化县宗人具联宗辨》言:“始祖伯宣自唐开元间(713-741),从闽来隐居太平宫”。陈大云《江州义门大事年表》言:“伯宣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因与马总善,马总移官南康,遂偕游庐山,悦其地圣治峰而家焉。” 果石庄陈光亨撰《义门时代考》言:马总于“宪宗元和初年(806),自泉州迁虔州(即今赣州)刺史,是公之自闽来也,在中唐宪宗时也”。武穴陈殿荣认为:《唐书》、《宋史》俱言伯宣隐居庐山的时间,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以后。以上诸 说在时间上,最早与最迟的相差140多年。究其原因,主要是义门世次混乱、显祖生年不清所致,需要一一予以考证。

  一、若按伯宣移庐在嗣圣元年(684)之前,则与义门世次不符。义门世次自第一世叔明至第十世伯宣,史、谱基本一致。叔明生于南梁绍泰元年(555),距唐嗣圣元年(684)只有129年。在129年内要历传十代至伯宣,实不可能。按义门代均间隔28.17年来推算,只有4.6代,也就是说第五世陈兼辈还处于少年时期。此时第十世伯宣不可能“由闽移庐”,而撰《匡山谱序》。

  二、若按伯宣开元九年(721)与马总“偕游庐山”,却与马总生平不相符。据《资治通鉴·唐纪》和《唐书·马总传》载,马总贞元十六年(800)“贬泉州别驾”,元和初(806)自泉州迁虔州刺史,次后历任节度使、安南都护等职,长庆二年(822)升任检校尚书、户部尚书等职,次年卒。卒后赠右仆射。试想,马总怎能在去泉州之前八十年与伯宣“偕游庐山”吗?

  三、若按伯宣开元间(713-741)隐庐,亦难圆其说。《大冶旧谱》和《太湖谱》俱刊载义门家长陈蕴《远宗记》云:“叔明之后五世孙兼,唐明皇开元十二年(724)举进士及第”。韩愈《与陈京给事中书》注云:“京,字庆复,大历元年(766)中进士第”。作为陈兼六世孙、陈京五世孙的伯宣,其“隐庐”时间怎能反在陈京中进士之前,且是陈兼“进士及第”的同一时期?

  四、若按“唐宪宗时(806-820)是公之自闽来也”,亦觉不妥。此说是陈光亨于清咸丰庚申年(1860),根据《义门碑》 “伯宣生于闽,与马总善”之说,稽考《资治通鉴》、《唐书》等史籍后,在《义门世代考》中作出的推断(见果石庄江西三眼桥谱),分析起来,此说与世次不合。《新唐书·陈京传》和柳宗元《唐故秘书少监陈(京)公行状》俱言陈京卒于贞元二十一年(805);陈和平《义门世系》言:陈京乃陈兼之三子,公元731年后所生。依此推算,陈京之寿七十多岁,至公元820年只不过八十多年时间,按义门代均28.2年计,最多只有4代人,即伯宣之高祖陈京、曾祖陈褒、祖父陈灌、父亲陈瓖。属于陈瓖第五子的伯宣,在宪宗朝尚未出世,根本不能“自闽来也”。

  五、若按伯宣“元和十四年(819)以后“隐庐”,也不准确。此说是武穴陈殿荣据《唐书》、《宋史》而作出的推理,却与伯宣生年不符”。《九江府志》和《庐山志》均言伯宣“计其生当在敬穆之间”。再据《宋史·陈兢传》言伯宣“大顺初(890)卒”,和鄂州陈琢《江州义门陈氏史料简编》注言伯宣“寿六十六”,按此推算,亦证实伯宣生年为公元824年。伯宣生于福建泉州,千里迢迢,移隐庐山,其年龄应在20岁以上。这样,伯宣移庐时间当在公元844年前后,即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因著书隐居庐山三十多年”(见《简编·历代世系图》载 “七十二世阔”)。“唐僖宗朝(874-888)居庐之阳”(见武穴大成宗谱载刺史陈谦《江州义门后序》),乾符间,黄巢起义,四年(877),因柳彦璋攻陷江州,为避兵乱,自‘伯宣居德安,合族同处’(见陈殿荣《江州义门陈氏世次初考》)。行文至此,还需要说明一点,即“庐山之阳”的具体方位。宋朝徐锴于开宝二年(969)撰《陈氏书堂记》曾言:“浔阳庐山之阳有陈氏书楼”。可见“庐山之阳”指的是在庐山南面的德安一带的义门陈氏田庄。由此证实,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伯宣由闽移庐。

  综上所述,伯宣于公元824年(“敬穆之间”)生于泉州,844年前后(会昌年间)“由闽移庐,隐居30余年”,至877年(乾符四年)迁居德安县太平乡永清村与陈旺的后人“合族同处”,因此推断,伯宣由闽移庐时间应在唐武宗会昌年间,是较为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