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类别:文史 选载 作者:陈文华
        陈氏为舜帝后裔之大宗,周武王克商后,为感舜德,寻舜之后裔,以奉舜祀,得妫满,并将其长女太姬嫁之,封为侯爵,派他统辖陈国故地,国号仍叫陈。妫满谥号陈胡公,成为陈氏得姓之始祖。
  胡公满之66代孙陈旺于唐开元十九年(731)徙居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今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为江州义门陈氏之奠基祖。陈旺及其子孙以孝道治家,撰家法,建书堂,义门陈氏日益昌盛。义门陈家拥有学校、藏书楼、接待馆、医院、祠堂、刑杖厅、田庄、园林以及自备生产、生活用品的各种设施,是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聚居型式的田园制度的典型,成为封建社会的一个光辉样板,自然会引起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不断获得朝廷的表彰。唐僖宗中和四年(884)首次旌表其门,南唐升元元年(937)又诏立“义门”。宋太宗淳化四年(993)赐“至公无私”牌匾。至道二年(996)宋太宗撰柱联:“萃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爨四百年天下无双”。天圣元年,宋仁宗又追赐义门陈氏先祖五世公爵:一世祖陈旺为晋国公,二世祖陈机为燕国公,三世祖陈感为许国公,四世祖陈蓝为吴国公,五世祖陈青为齐国公。此后,历代帝王相继敕免义门陈家的杂科徭役。于是,义门陈家名扬天下,成为封建社会儒家以孝治家的典范。
  然而,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也引起统治者的警觉,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文彦博、包拯等人上疏,认为义门陈家过于集中,朝野太盛,建议分析。当年七月三日,江南西路转使谢景初等奉旨临门,监护分析。分大小291庄,依派拈阄分迁各府、州、镇。其中江南110庄,楚地接壤91庄,两直州、浙、广、闽因官立产90庄。这291庄陈氏家族遍布全国各地,其门首都挂有“义门世家”的匾额。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陈宝箴、陈独秀、陈立夫、陈云、陈毅、陈诚、陈布雷、陈赓等都是江州义门陈氏分析到各地支派的子孙。如元代末年有一支“陈氏千七郎公”迁居广东揭西县为一世祖,自称是颍川郡义门派系,其后裔于民国初年迁至泰国合艾市及南洋诸岛。如今,分布在祖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义门陈氏子孙,约有3000万之多,其中有很多英俊之才,杰出之士。
  因此江州义门陈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笔蕴含着无比深厚爱国主义精髓的宝贵遗产,进一步发掘、弘扬江州义门陈文化,无论是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角度还是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考量,都是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为此,江西省文化界的一些有识之士,与海内外的陈氏子孙,携手合作,并经江西省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了“江西省江州义门陈文化研究会”,着手开展对义门陈文化的研究工作和有关工程设施的筹建事宜。
  由于历史久远,资料散失,社会各界对江州义门陈的历史事迹不甚了解,因此本研究会的首要工作,就是先将有关资料编辑成册以供人们了解、研究之用。以陈月海先生为首的一批热心于义门陈文化事业的文化人士,多年来潜心于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他们不辞辛苦,四处奔波,日以继夜,埋头编纂,以史学家的严谨精神和科学态度,编著了这本《义门陈文史考》,奉献给世界各地的陈氏同胞和关心热爱义门陈文化的各界人士。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有待日后改进。权当是一块引玉之砖吧。
  是为序                                                                           
                  陈文华     
               2004年10月     
[按]:陈文华,男,1935年10月生,福建厦门人,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现为江西省茶叶协会会长、江西省江州义门陈文化研究会首任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