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寔子孙考

类别:文史 选载
 

颍川陈寔以下世系,历来是一个聚讼问题。我们把东汉至南陈朝这一时期的有关陈寔子孙世系的史书检出来,从中探寻并力图勾勒一幅陈寔子孙接近真实的世系图,公之于众,对照自己家的族谱,看有哪些异同点。

《后汉书》卷六十二载:“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有六子,纪、谌最贤。纪,字元方……子群,为魏司空……弟谌,字季方……谌早终。”

《裴注三国志》卷二十二载:“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人也。祖父寔,父纪,叔父谌,皆有盛名……(群)青龙四年(公元236年)薨,谥曰靖侯。子泰嗣……泰字玄伯,青龙中除散骑侍郎……景元元年薨,追赠司空,谥曰穆侯。子恂嗣。恂薨,无嗣。弟温绍封。咸熙中开建五等,以泰著勋前朝,改封温为慎子。【案陈氏谱:群之后,名位遂微。谌孙佐,官至青州刺史。佐弟坦,廷尉。佐子准,太尉,封广陵郡公。准弟戴、徵及从弟堪,并至大位。准孙逵,字林道,有誉江左,为西中郎将,追赠卫将军。】”

裴松之为南北朝时人,刘宋文帝元嘉六年(429)作「史注」告成。此时离西晋永嘉未远,仅一百多年,所援引颍川谱应该为可信的。

《晋书》卷五十九载:“永兴初,左卫将军陈眕,殿中中郎褾苞、成辅及长沙故将上官巳等,奉大驾讨颖……眕二弟匡、规自邺赴王师。”

《宋书》卷六十载:“颍川陈茂先亦上表曰:「祠部郎荀伯子,表臣七世祖太尉准,祸加淮南,不应滥赏。寻先臣以剪除贾谧,封海陵公,事在淮南遇祸之前。后广陵虽在扰攘之际,臣祖乃始蒙殊遇,历位元、凯。后被远外,乃作平州,而犹不至除国,良以先勋深重,百世不泯故也。圣明御世,英辅系兴,曾无疑议,以为滥赏。臣以微弱,未齿人伦,加始勉视息,封爵兼嗣。伏愿陛下远录旧勋,特垂矜察。」诏皆付门下,并不施行。”

其中“历位元、凯”句是指陈茂先七世祖太尉陈准封爵,《唐表》则载“准,字道基,晋太尉、广陵元公。”

南朝梁刘峻在《世说新语》之「德行第一」中注曰:“陈氏谱曰:‘谌子忠,字孝先,州辟不就。’”又在「品藻第九中注曰:“《陈逵别传》曰:‘ 逵字林道,颍川许昌人。祖淮(即准),太尉。父畛(即眕),光禄大夫。逵少有干,以清敏立名。袭封广陵公、黄门郎、西中郎将,领梁、淮南二郡太守。’”

《陈书·高祖本纪》:“寔玄孙准,晋太尉,准生匡,匡生达,长城令……”

依据上述六则史料记载,可整理世系如下:

至于福建仙游族谱载陈忠还有一子名陈和,陈和生陈台,陈台生陈润,陈润因中原板荡,于西晋永嘉二年(308)由河南固始县衣冠南迁入闽,寓居福州乌石山,为陈氏最早入闽始祖,曾经撰《闽中草寓记》,至今繁衍子孙甚众。但是,这一说法史书未载,只能作参考。

谌子忠(字孝先)在《后汉书》、《三国志》中虽未见载,但《世说新语》及「注」中却有明确记载,唯一没有充分依据的是谌孙佐是否即陈忠的儿子,前期志书虽无载,但是后来的典籍有“忠子佐”之载,如周必大《直秘阁陈公从古墓志铭》载:“谌生忠,忠生佐,佐生伯眕”,其余人物全部见于《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及《世说新语》,并且可以相互印证,没有任何冲突。与之晚出的《陈书》、《南史》以及唐肃宗朝许嵩著《建康实录·卷十九·高祖武皇帝》皆载“准生匡,匡生达”,也不发生任何冲突。只是《唐表》记为:“准生伯眕,伯眕生匡,匡生世达”,把眕、匡本是兄弟而误为父子。可见北宋以后的族谱世系世次,既已经开始走样子。现在相当一部分族谱相率沿继《唐表》的这一说法,今须谨慎,该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