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义门陈氏族谱序

类别:旧谱选载 作者:文德翼

谱牒之学,今不传矣。然家各有谱,谱各有祖,莫不遥遥华胄⑴,昉于神明。虽袁致合车相之讥,郭生拜汾王之诮,有所不暇恤⑵也。古今称义门者,不过数十家,而吾江州陈氏为最著。曾见宋元以来,吾乡所遗碑碣,凡属陈氏子孙题撰者,不称官爵类,曰旌门⑶陈某,以旌门优于官爵也。故唐令甲⑷旌门故事,有听事、步栏,前列屏,树乌头⑸正门,阀阅⑹一丈二尺。乌头二柱端冒以瓦桶,筑双阙一丈。在乌头之南三丈七尺,夹树槐柳,十有五步。五代而后,此式无之,唯量地之宜,高其外门。门安绰楔⑺,左右建台,高一丈二尺,广狭方正称焉,圬⑻以白而赤其四角而已。陈氏故里故居今俱在也,余屡过之,两者不一见焉。盖世代湮远,兵燹之余,宜其然欤!父老相传:陈旧聚族于太平兴国宫地,有采访真人募之一夜风雨,徙至今义门山下,犹祀陈公为土主⑼云。余按史:陈有伯宣者,游庐山乐之,卜居焉。子崇为江州长史。至僖宗时,衮始以六世同爨⑽得旌。至南唐时,兢始得以其子孙益多得立义门。延于宋初,垂十三世矣。采访真人见梦于开元皇帝,去旌时绝远。俗神怪其说而不察,是可哂⑾也。陈之子孙散在天下甚盛,而咸水木于江州之兢。兢,述为陈宜都王叔明之后,陈宜都王即隋鸿胪少卿耳。宣帝四十二男,而叔明行六,出自何淑仪。传称仪容美丽,举止和弱,状似妇人。他无所纪,何其子孙之盛而多贤欤!陈始以国为姓,中以姓为国,终复国为姓矣。其为胡公,为虞舜,为黄帝,世固莫与京也。然陈祖⑿起于吴兴长城下若里,自云汉太丘寔之后,未尝上援胡公、虞舜、黄帝也。余犹疑史称自云之例,犹自云弘农、自云太原云尔,似不许其为真弘农、太原也。以一代帝王之尊,尚附名于邑长为荣。士君子之所贵贱,岂不较然哉!今天下之陈不宗吴兴下若里,而宗江州义门山,其重良可知也已。陈氏在宋时,庐山甲秀堂中所藏帖与书,号为天下第一,近与乌头、绰楔共烬。而人物秀杰,诗书缨簪,风流蕴藉,世序犹可数而述也。比⒀元时明善、惟寅两先生仍家庐山下,以隽才高节互相作述,为大老虞、揭辈⒁所称。至有明,以解首巍科领袖士彦楷模人伦,更往往不乏。兹者陈诸茂才以义门山去郡百里而遥,散处者难聚,郡南又祠宇狭陋,改图于城北,枕江面庐即故堂宇,稍加丹垩⒂以妥先灵。纵不能族居如昔,庶几岁时伏腊,犹可剬牲牢⒃,以序髦齿⒄于斯也。适祥符致恭⒅使君来守是邦,闻之欣然曰:我亦同出也。倡言义睦、义周、义公、义感、义通、义培、义施所以得旌者,以教于子姓,以诏于国人。三十三条之家法,宁渝于七义也乎哉。余观陈氏根盘枝茂,源远流长,其合而离,离而复合,总之不离江州者。近是非买他人之告身⒆,指异代之赐陇,可同年而语也。况元⒇余之所,自出老友五常氏。既先之以坛坫,又申之以婚姻,使君且以更老宾之于乡矣,率仲叔季弟幼子童孙以嘱余序,余敢以不娴于谱牒而负其敦睦之教也哉!

 

注 释

⑴ 华胄:华夏族后代。

⑵ 郭生拜汾王之诮,有所不暇恤:“汾王”,唐代郭子仪平安史之乱后封汾阳王。“郭生”,指后唐人郭崇韬。此句是说郭崇韬攀附郭子仪为祖宗而留下笑柄恤,顾虑,顾及。

⑶ 旌门:旌表门第。

令甲: 即第一道诏令;法令的第一篇。后用为法令的通称。

⑸ 乌头:即日头图案。古代神话相传太阳中有三足乌,因即以为太阳的代称。

⑹ 阀阅:世宦门前旌表功绩的柱子。

⑺ 绰楔:门旁木柱。

⑻ 圬:泥瓦工人用来抹墙的抹(mǒ)子。

⑼ 关于此传说见《江西通志》卷一五九“杂记”:“唐开元十九年,明皇帝梦人朱衣金冠,乘舆自天而下,曰:我采访使者也,上帝命我采访人间事,可馆我于庐山西北隅?五百年后福及生民。明日又降于庭。明皇帝命吴道子貌其真,遣内供奉使往江州建祠庙。”后来,某些修谱者却将这类传说引进谱中,加以神话,所谓同陈伯宣易地建庙,流传于多数义门陈氏宗谱中。

⑽ 同爨:同一锅分食。“衮始以六世同爨得旌”一句从个别谱来,其世次是从陈褒起算,即陈褒→陈灌→陈镶→伯宣→陈崇→陈衮。

⑾ 哂:讥笑。

陈祖:即陈霸先,他“自云汉太丘之后”。见《南史》。

⒀ 比:及,等到。

揭辈:即揭斯。

丹垩:涂饰红漆与白土。

牲牢:割祭祀所用的牲肉。,古同“制”。又意切割。

髦齿:年龄。

⒅ 致恭:敬辞。

⒆ 告身:委任官职的文凭。

元:同“原”。

 

 

此序录自《庐山志·纲之六·艺文·历代文存》,同治《九江府志》卷四十九亦载。文德翼,江西德化人,字用昭。崇祯进士,官授吏部郎中、嘉兴推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