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升之与陈旭考
熟读《宋史》的人都知道,宋代有一个筌相陈升之;熟悉义门的人都知道,义门有一个家长陈旭。原本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偏偏一些族谱将其事迹搅混一起,相互错位。究其原因,一、两个人都生活在北宋,时代相仿。二、两人同名,陈升之初名陈旭,后为避宋神宗讳改名陈升之;义门陈旭,亦为避神宗讳被后人改为“陈早”。三、两人既同名又过于知名,易于混淆。今为彻底区分,辨析如下。
陈升之原名旭,字晹叔,建阳三桂里(考亭)人,唐代建阳陈氏始祖法会公第十代孙,其世系为:法会→阅→茂新→盛→望→郓→惟宁→彜傚→俨→升之。
陈升之的父亲陈俨,字仲庄,大中祥符元年进士,学究出身,历任南康县主簿。县人念其功德,修建陈公台。在任安福县簿时,时值灾荒年,上请州守开仓振济灾民,州守不听,则擅自开仓,州守非常生气,于是他自请定罪,州守终不忍将其定罪,后调任常熟令,勤政爱民,兴修水利,灌溉良田,百姓很是感激。
陈升之,北宋景祐元年(1034)进士,授守秘书校书郎知南康县,徙封州(今属广东)知州、汉阳军(今湖北)知军;后调任监察御史、右司谏、起居舍人等职。他在朝中任谏官五年,所上奏百数十事,但持论不坚决,因而没有全部被采用。后升天章阁待制,历任河北都转运使,瀛州(今河北河间)知州,真定府(今河北保定)知府,加龙图阁直学士。不久,升之再入朝任谏官,与翰林学士承旨孙汴、代御史中丞张昪共同磨勘转运使及提点刑狱事务。后由于谏言得力,升枢密院直学士、知开封府。年底,又升枢密副使。时谏官御史唐介、范师道等人联合上奏,告升之暗中勾结宦官得以重用。仁宗皇帝把奏章交与升之,升之不置一词,请求辞职。仁宗虽对辅佐政事的近臣说:“我选用执政大臣,怎容臣僚干预言论呢?”但最后还是对双方各予贬斥。升之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任定州(今河北定县)知州,不久调太原知府。
治平二年升之第三次入朝,任枢密副使。后因母老,请求外放,授知越州。熙宁元年,升之调往许州,中道改任大名府,路过京师,留在京师继任枢密院。第二年,同制置三司条例司之职,和王安石共事,商讨推行变法。数月后,授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不久因升之与王安石对设置三司条例司看法不一,由此得罪了王安石,便托病归卧百余日。神宗几次敦促劝谕,才回到朝廷。值母忧离职回家,服丧完毕,奉召任枢密使。因有脚病不能站立上朝,熙宁七年冬祭祀,陈升之又不能站立。熙宁八年,以同平章事衔出任镇江节度使、扬州通判,封秀国公。后举家移居镇江,元丰二年(1079)病逝,终年69岁,葬镇江五州山。朝廷赠太保、中书令,谥号“成肃”。
陈升之功于心计,世人称他为“筌相”。升之无嫡系裔孙,他有两个儿子:长閌,次閎。閌终宣议郎,无子。閎终大理评事,生憬,以祖恩授承务郎,亦早逝。于是以从侄镇为嗣(即惟宁→晓→贽→冲→禧、豫、镇),镇生耆,耆又绝嗣。不得已又将禧之玄孙箕过继给升之(即禧→琳→雅言→应「左山右午」→箎、箕)。从侄陈禧及陈豫均随升之迁居镇江,其后人均在镇江,人丁兴旺。
义门陈旭,字道林,江州德安人,旺公十世孙,饬公之子。细推算,陈旭比陈升之约大50岁。旭公为生员,大中祥符四年诏授将士郎守江州助教,接替从兄陈兢为家长治理义门,“止受贷粟之半,云省啬而食,可以及秋成”。太宗赞曰“真良家也!”天禧五年,宋真宗要知义门陈氏祖先本末、和义门自来义居事迹以及朝廷有何恩赐、旌表等事迹,以进御览。次年十月,家长陈旭纂成谱本,据实叙述陈氏源流及义门陈氏异流同源、合族同处、多元一体的实情,并附《进呈家谱表》一同呈上。旭公约卒于天圣初,生有四子:公仁、汝仁、才仁、美仁(一曰才美)。福建汀州庄为美仁公之后,旭公之裔。据广东省和平县汀州庄元坤公、彭寨镇元初公后裔谱及江西龙南县联修谱《陈世总世系录》载:俛→玫→让→餙→旭→美仁→元→魁。对照陈琢《简编》,其中“谦”、“讓”互误,“饬”、“餙”互误。而如今绝大多数汀州庄谱缺“餙、旭、美仁”这三代,致使世次与时间不合,当以此补上为适。
行文至此,两旭公行事泾渭分明,不可再行混淆,自毁族谱。
参考文献
建阳图书馆馆藏清同治十三年《陈氏宗谱不分卷》(索书号:K820.9/19)。
《宋史》卷三百一十二之《陈升之传》。
《京口耆旧传》卷一之《陈升之传》。
《琬琰集删存附引得》卷三《陈升之传》。
《嘉定镇江志》卷一九《陈升之传》。
至顺《镇江志》卷十九《侨寓》,《漫塘集》卷三十一。
《故溧阳县尉陈修职(仲思)墓志铭》。
《鸿庆居士集》卷三十五《宋故右中奉大夫致仕赠少师陈公(豫)神道碑》。嘉靖《建阳志》卷二、卷九,
嘉靖《南康县志》卷五、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