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慎与叔文
据《陈书》《南史》载,宗室王侯在都者百余人,后主恐其为变,乃一并召入屯朝堂,又阴为之备,使豫章王叔英总督之,集中在皇宫内软禁起来。这下倒好,后主自己被抓,这些人也一并成了俘虏。接着,隋军又持陈后主亲笔诏谕,去陈朝各地招降。
晋熙王叔文,字子才,为高宗第十二子。性轻险,好虚誉,颇涉书史。太建七年(575),立为晋熙王。祯明二年(588),隋军渡江南下,破台城,隋汉东道行军元帅秦王杨俊兵至汉口,当时叔文自湘州转巴州,到了巴州不作抵抗,反被隋军声势所吓,乃率领巴州刺史毕宝等属僚请求投降,并致书秦王曰:“窃以为皇天无二日,白天与黑夜秩序分明;神州大地从来无二王,尊和卑自古即有区别。从今以后车同轨书同文,天下一统,大同世界。于是斗胆捧献一片丹心和财物,跪膝请降。”秦王得到请降书,便派遣行军吏部柳庄与元帅府僚属等,前往巴州迎劳叔文。叔文闻知,即与毕宝、荆州刺史陈纪及文武将吏赶赴汉口投降,秦王杨俊厚待他们一行,安置于旅馆,好吃好喝供着。
开皇九年三月,隋军凯旋,文帝杨坚亲临温汤慰劳,叔文与陈纪、周罗睺、荀法尚并诸降人,步履路途中间,无精打采。数日,叔文从后主及诸王侯将相并乘舆,服御天文图籍等,依次行列,四周用铁骑围住,随晋王、秦王等献凯而入,列于庙庭。次日,隋文帝坐于广阳门阙,叔文又从后主行至朝堂南。文帝使内史令李德林宣旨,斥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于人生价值的取向,跟叔文截然相反者,叔慎也!
陈叔慎,高宗皇帝陈顼第十六子,太建十四年,立为岳阳王,时年十一岁。祯明元年,出为湘州刺史,加都督。三年,隋师济江,破台城,前刺史晋熙王叔文还至巴州,与巴州刺史毕宝、荆州刺史陈纪并降。杨素兵下荆州,派遣大将庞晖掠地至湘州,城内将士,莫有固志,克日请降。叔慎设宴厅中,召集文武僚吏,举酒相属。酒酣,叹道:“君臣之义,尽于此乎?!”长史谢基投袂起座,伏地呜咽。湘州助防遂兴侯陈正理起座慨然陈辞:“主辱臣死,
按 语
同为高宗皇帝陈顼之子,为何有如此天壤之别?以上两则记事,据《陈书》《南史》译出,仅语句略有不同。本文叙述陈叔慎事迹十分壮烈,可歌可泣,实为姚思廉著《陈书》的一大愿望。姚思廉为陈朝吏部尚书姚察之子,眼睁睁地目睹陈朝灭亡,他既恨后主叔宝荒淫误国,也怒其宗室王侯不争气。如果都能像叔慎那样“竭诚赴敌,志不图生”,最终还不知鹿死谁手?!
但是,有关叔慎之死,却另有说法。详见《颍川陈氏考略·玉笥陈岳世家世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