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尧”先祖与籍贯新考

类别:人物 考略 作者:陈月海 陈刚

在北宋吏治史上,“三尧”一族占有闪亮耀眼的一页:“一门二相,四世六公,昆季双魁多士,仲伯继率百僚,文章德业,炳然史册”(霍松林《陈尧佐诗辑佚注析序》),他们的业绩广泛见于宋代官私文献记载。不仅如此,当时天下人以“秦公为教子令范”,誉燕国太夫人冯氏为“孟母”。凡研究陈姓史,无不为之显荣而赞叹。本篇仅从其事迹、籍贯、墓葬、先世诸方面作一专题考,以资“三尧”后裔溯源及研究者参考。

 

一、“三尧”简介

 

陈尧叟(9611017),字唐夫,秦公省华长子。端拱二年己丑科状元,授光禄寺丞,入直史馆。次年四月,与其父省华同日赐绯服,迁秘书丞,以示恩宠。曾放任河南东道河阳判官,升广南路转运使、广南安抚使。后仕至枢密使、产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右仆射。淳化四年,陈尧叟出使交州,不辱使命。

岭南地方旧俗,有病求神不服药,陈尧叟根据当地发病特点,收集验方,刻石传播。当地气候蒸暑,他又号召植树凿井,每三数里修建一座亭舍,放置茶水、饮具,士民称善。真宗咸平初年,朝廷诏各地农民种桑养蚕,岁输丝绸。而岭南多山石,多种苎麻,百姓不得不贱卖麻苎,贵买丝绸以交赋税,负担大为加重。陈尧叟奏请岭南因地制宜种苎麻,应岁输苎麻。

宋时三司官吏,办事拖拉成习,历年文书账号,积压如山,有拖至七八年不办的,财政混乱不堪。他知枢密院时,奏准由他会同三司属员集中处理积案,很快就处理积压文书账号21.5万余件,裁减河北冗官75员,并规定今后如再有积压,对推、拖官员要深究严办。景德中,陈尧叟迁刑部、兵部侍郎,知枢密院事,兼群牧制置使,预修国史。后以太傅、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大中祥符九年,陈尧叟以眼疾请免其职,乃优拜左仆射出知河南府。天禧元年尧叟病重,召其子执笔,口授奏章,求还辇下。诏许之,肩舆(即轿子)至京师,卒年57岁。

陈尧叟姿貌英伟,才智过人,博闻强记,奏对明辨,虽元典(即第一经典)机密军马之事,也尽能详记。他勋劳卓著,皇帝十分器重,曾赠诗答歌。病逝后,宋太宗特废朝二日,以示哀悼,并赠侍中,又赠英国公,谥文忠。

陈尧叟著有《请盟录》320卷、《景德财政记》(与王若合撰)、《汾阳奉祠记》3卷、《陈文忠公文集》30卷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

陈尧佐(9631044),字希元,号知余子,陈省华次子,端拱元年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知朝邑、真源诸县。他任潮州通判时,鳄鱼食人,陈尧佐命捕而杀之。继知惠州、秦州,升两浙转运副使、京西转运使、河东、河北转运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枢密院直学士。后知河南府、开封府,出为淮康军节度使,再迁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集贤殿大学士,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逝世,享年82岁。赠司空兼侍中,又赠郑国公,谥文惠。

陈尧佐又是水利专家,治水功劳卓著。他任两浙转运副使时,钱塘堤被海水冲毁,他提出“下薪实土”法,堤岸得以坚固持久。天禧年间,黄河决堤,他调知滑州,创“木龙杀水”法,堵决口成功。又筑第二道防护长堤,人称“陈公堤”。知山西并州时,汾水暴涨,灾患甚剧,他勘察地质地势,沿河筑堤,两岸堤旁植柳防洪,消除水灾,形成长期造福人民的“柳溪”。

陈尧佐为人正直,任枢密副使时,祥符知县陈诂治吏严急,奸吏便发动罢官事端。太后欲治陈诂罪,命枢密院察办,众不敢违,独陈尧佐上奏:“罪诂则奸吏得计,谁还敢整治贪官?”陈诂由是得免。

陈尧佐善书法,工诗,有文集30卷,著有《潮阳编》《野®编》《遣兴集》《愚邱集》等。《宋诗纪事》《宋文鉴》《舆地纪胜》录其诗40余首,《宋代蜀文辑存》录其文10篇,等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

陈尧咨(9701034),字嘉谟,陈省华第三子。咸平三年庚子科状元,历官右正言、通判、团练副使、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工部侍郎、知开封府,出为武信军节度使,知天雄军。

陈尧咨工隶书,善射,常以钱眼为的一发贯其中。但他性情刚戾,用刑惨急。他也重视兴修水利,任永兴军节度使时,因永兴地多盐碱,无甘泉,陈尧咨引龙首渠入城,惠利民众。任安国军节度使时,郓州内涝严重,他奏准自鱼山至下杷开新河,导积水入黄河,解除涝灾。他在担任军职期间,为防御契丹、西夏入侵,加固边城,修整器械,充实军需,增强了军事力量。景祐元年卒,年65岁,赠太尉,又赠崇国公,谥曰康肃。

 

二、“三尧”的先祖与籍贯

 

通过上面简介,可知三兄弟人生功名事业之大概,但是有关“三尧”的先祖籍贯,谱与史却持有不同的说法。

据阆中《陈氏家乘》(四川省阆中市图书馆藏)载,陈朝后主叔宝之弟叔明受封宜都王,“避隋难,隐岭松,生二子,长志高,次志能”,志能“迁居阆中西水,生子有德”,有德以下第十四代便是陈省华。这即所谓隋时避乱入蜀说。并在“陈姓宗支派”中载64世陈志能于南朝陈亡后既已迁居西水,至78世陈翔于南唐五代时随王建入蜀等等。果真如此吗?请看史书。

1.欧阳修《太子太师致仕赠司空兼侍中文惠陈公神道碑铭》载:“自公五世以上,为博州人。皇高祖翔,当五代时,为王建掌书记,建欲帝蜀,以逆顺祸福譬之,不听,弃官,家于阆州之西水,遂为西水人。”

2.《宋史·陈尧佐传》载:“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

由此可知,“三尧”高祖陈翔入蜀是因事王建而随之入蜀,后又由忤王建称帝而弃官僻居西水,其先祖为博州(即今山东聊城)人,对比谱说,不仅入蜀时间不符,就连其先祖籍贯也不符。

再看1975年阆中河溪乡发现的《宋故华州助教陈府君(安祖)墓志铭》,此碑详实地记载了陈氏入蜀情况:“其先博陵人,七世祖讳翔,在唐为并门掌书记。王建入蜀,辟为从事。为建陈逆顺,忤建意,出为阆中新井令,因弃官居西水。”

碑文证实了陈翔入蜀是在五代,随王建而来,从而纠正了族谱中的错误。但《安祖墓志铭》与欧阳修撰的碑文也有小异:即翔在入蜀之前已是并门掌书记,这一点被文忠公所忽略。并门,即并州,今山西太原。

《陈氏族谱》,是尧佐二十八代孙陈廷贵和尧咨二十七代孙陈文星组织编修,清咸丰八年续修刻印。关于《陈氏族谱》的由来,在《续修陈氏宗谱序》中有这么一段话:“胡公于陈,奉舜祀,自是而后,子孙以国为姓。历秦汉晋陈隋,代有谱碟,……递传至宋,文忠、文惠、康肃三公复续之,昭穆井然,如示诸掌。历元明亦有续者,值明季之乱,不复续矣。至国朝乾隆时即有所续,亦多未全。予于道光己亥……窃有志续。”因此,该谱不是承接宋修谱本,而是续修者依据极为有限的文献资料所编辑,不可俱信。

但由于“三尧”的历史地位及勋绩,后人多以争名人胜地为荣,历来成为热门话题。除上述为“西水”人之外,还有说是新井人、阆州阆中人,甚至有说河南新郑人等;听者迷茫,说者皆有凭据可依。

说“三尧”为新井人,有南宋浙江婺州王象之《舆地纪胜》和福建建阳祝穆《方舆胜览》为证,两书都作“新井人”。

说为阆中人,见《东都事略》《五朝名臣言行录》《宋史》,都作“阆州阆中人”。

说是“郑人”、“祥符人”、“管城人”、“开封人”,则为后来事。

对于这些该如何解读?怎样才能做到统一?说穿了也就明了。主要是行政区划沿革带来的纷扰。唐开元元年改隆州为阆州,辖阆中、南部、苍溪、西水、新井、晋安、新政、奉国、歧坪九县。五代及北宋、南宋,阆中均为阆州治。南宋景炎元年至1912年,阆中一直为保宁府治,其中元至元年间把所辖州县中的“新井、新政、西水总入南部县”。这就是说,称阆中,指的是州治这个大区域,含西水,新井等县;称南部(或西水,或新井)是具体到县级;因此,称阆州阆中、南部均可。只因唐宋阆中人杰地灵,知名度高,后世多称阆中陈氏,却很少见人称“南部陈氏”。如果有人说“南部陈氏”,不管是说者还是听者,都感觉别扭。至于河南地方志称为“郑人”、“祥符人”、“管城人”、“开封人”,是因“三尧”随父迁居济源,定居河南,不曾归蜀,在京师及附近州县繁衍子孙的缘故。严格说来,只能说“三尧”的子孙是这些地方人。

 

三、“三尧”墓葬及名胜地

 

“三尧”的高祖翔、曾祖诩、祖昭汶卒后当然是安葬在阆中,自省华放官外任,由蜀迁居济源县,三子随父课读,后定居河南,不曾归蜀,在京师及附近州县繁衍子孙。后省华、尧叟、尧佐、尧咨及其子孙五代九人俱葬新郑城北三十里之临洧乡抱华山之侧,今称“宰相陈村”,俗名三宰坟。村中现有三尧后裔800余人。从宰相陈村迁往各地的三尧后裔支系众多,仅新郑市就分布近二十支5000人左右。2001年,新郑陈正法、郑州陈瑞松等组织召开了第二届“三宰相”文化国际研讨会,编者也应邀出席,并向大会提交了论文和发了言。

据史料记载,宰相陈村除省华夫妇及子五人墓葬外,还有太子中舍陈希古、主客员外郎陈学古、陈知节、陈珣墓。墓碑高大,墓前列有石虎、石羊等吉祥物守护。省华墓碑,乾隆时期还立于墓前。但由于年代久远,九座墓今仅见其七;其中文惠公尧佐墓原碑尚存,从碑石中依稀可见“……寿八十二不为夭,官一品不为贱,使相纳禄不为辱。三者粗可归息于秦国先公、燕国先太夫人、元兄枢密相公棲神之区域”等数十字,至今立在“崇孝寺”院内。(按:崇孝寺”院内碑石,破损严重,字迹模糊,今据《新郑县志·金石录》订正,此与《宋史》及其他典籍中碑文有异,当以石刻为准。

“崇孝寺”,据史载,宋天禧三年(1019),燕国太夫人冯氏去世,尧佐丁母忧。次年黄河决堤滑州,毁废民田屋舍。真宗皇帝权衡再三,惟尧佐能当此任,于是诏重孝在身的尧佐前往堵塞。尧佐“躬身暴露,昼夜督促”,堤成,又作长堤以护其外,滑县人复得其居所。事后宋真宗在省华墓区敕建崇孝寺,彰显尧佐“忠孝”两全。现滑县境内的一段河堤仍叫“陈公堤”,是当年为纪念陈尧佐堵堤而命名的。可阆中《陈氏族谱》却载:“陈尧叟墓在岑子山(今南部碧龙乡),陈尧佐墓在天马山下(今南部太华乡)、陈尧咨墓在李封观(今南部丘垭乡),陈省华墓在积庆寺(今南部黄垭乡)。”而明嘉靖《保宁府志》又载陈氏墓在南部县二龙里,尧叟、尧佐附葬,尧咨异处”。清道光《保宁府志》亦载:“三陈母冯氏墓在苍溪县西二十里,陈尧叟墓在南部县北八十里,尧佐、尧咨墓皆在其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际上,这些都是后人为争名人胜地而强行编造的。

今阆中有三陈街、状元洞等不假,据传阆中白塔山状元洞乃三陈苦读之所,有“紫微亭”、“三瑞笋”、“将相堂”、“陈氏石室”、“读书岩”等题刻,虽见于史载,但后来为争名人胜地自宋末就出现了争论,到了清代,争论更升级,如嘉庆川北道黎学锦在南部题刻造景“陈母杖金鱼处”等景观;清道光《保宁府志》载“陈氏石室,在县西废新井县,宋陈尧叟兄弟读书处;其地有三石笋”等等,正如《方舆胜览·提要》所云:“惟于名胜古迹,多所胪列,而诗赋序记所载独备,盖为登临题咏而设,不为考证而设,名为地记,实则类书也。”  

        (状元洞、紫微亭与摩崖石刻等照片,见《颍川陈氏考略》)

“三尧”读书处是在阆中南岩,见于《宋史·陈尧佐传》载“初肄业锦屏山”。及南宋初阍苍舒《将相堂记》:“始,伯仲季未第时,肄业于乡之锦屏。” “将相堂”,见于南宋末王象之《舆地纪胜》:“将相堂在锦屏书岩上。”书岩又称读书岩,原名南岩,三陈既中高科,遂名状元洞。又传有紫微星现于岩上,故称台星岩,宋真宗御书“紫微亭”三字之摩崖石刻尚存。“三尧”学友鲜于至有紫微亭诗。摩崖上还有苏轼书“将相堂”三字等。这都是历史事实,无须再争。

有关读书岩,整理相关资料简介如下:

读书岩,俗称状元洞,又称台星岩、南岩、将相堂,位于大象山上。出大佛寺沿虎溪而上,层峦叠翠处陡见一天然岩穴,长34,深约20,穴口高4米许,有山泉从上岩流泻而下,汇入岩穴前面的瑞莲池。据说陈省华为避城市喧嚣,将其子尧叟、尧佐、尧咨安置此处读书,故名读书岩;后来尧叟、尧咨高中状元,亦名状元洞;又因尧叟、尧佐官至宰相,尧咨善骑射,文武双全,官至节度使,亦名将相堂;因有御题“紫微亭”,亦称台星岩。由于陈氏三兄弟科举高中两状元一进士,官至两宰相一将帅,政绩颇佳,尤其在治水方面贡献更大,时人羡慕,称陈家为“状元宰相之家”、“水利世家”。因此三尧少年读书的地方,多有名人来访,题刻甚多。南宋淳熙年间,阆州太守吴昭夫在此地建“将相堂”等人文景观,主要石刻有“紫微亭”、“将相堂”、“兄弟状元宰相处”、“香名万载”、“读书岩”、“书岩”、“捧砚亭”、“教子堂”等等。此外,还有碑刻21通,“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所幸摩崖题刻犹存。题刻中最为珍贵的是宋真宗御书“紫微亭”和苏东坡所书并落款的“将相堂”。             

另“南岩”二字,是北宋司马池所书。当年司马池携子司马光前来瞻仰,司马池临岩挥笔,司马光捧砚在侧,故这“南岩”题刻,也很珍贵。后人为纪念司马光在此捧砚,建“捧砚亭”。明正德年间,巡按卢雍在读书岩建“三陈书院”,嘉靖巡川北道杨瞻重修。后书院、堂亭皆毁。1990年重建将相堂、紫微亭、捧砚亭、长廊和瑞莲池等,占地12亩,建筑面积653平方米,其景观更胜于昔。

                 捧砚亭照片,见《颍川陈氏考略》)

 

四、“三尧”的先祖

 

关于“三尧”先世五代以上的名讳和仕宦,欧阳修在《陈公神道碑》中仅交代了省华上三代即高祖陈翔、曾祖陈诩、祖昭汶及“自翔而下,三世不显于蜀”。而据《新郑县志·金石志》“陈(省华)公神道碑铭并序”载:省华“王父讳诩,仕蜀为遣运使”,只“严考讳昭汶,抗志遁俗,林卧家食”,不曾入仕。“三世不显于蜀”,是指官位不显赫。至于陈诩得封齐国公,陈昭汶得封楚国公,那是后来因“三尧”显贵而追封,并非他们本人的功业所致。

阆州陈氏的发迹,当自省华始。陈省华(9391006),字善则。其父昭汶过世早,“公十三而孤竭诚力学,奋节不倚,靠自己的努力,远近闻其名,召为阆州西水县主薄。虽官小职微,但这实为阆州陈氏昌盛的起点。宋太祖平蜀,大小蜀官随孟昶归宋,时省华年27岁,被任命为陕西陇城县主簿,后迁栎阳县令(今属万年县),继调任楼烦县令(今山西宁武附近)、河南济源令。“三尧”随父课读,从而步入一个更广阔的外部世界。在济源县时,据说县西龙潭有延庆佛舍,三子相与为学其中,在此受到良好的教育,后相继登进士科,名显天下。

至于“三尧”高祖陈翔以上祖源,史无明载,仅云为“博州人”,正因如此,有关其祖源,后人各说其是。除阆中《陈氏族谱》持祖“叔明”说之外,最为典型的要数《邵东陈氏三修谱》及《浮丘陈氏族谱》了。二谱均载“三尧”先祖陈伯万,字顶一,号金峰,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淑林人氏,奉旨于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七旬携妻及元和、亨和、利和三子,孙羯、羝及翔之子诩等,逾越险阻,从江西到荆湘,历沔阳过潭州(今湖南长沙)经龙城(今湖南湘乡)至邵州(今湖南邵阳)高平(今湖南新化),卜居黄阳山鹅塘村。伯万夫妇去世后,同葬鹅塘金台山,元和、利和同葬黄阳山禾仓岭。时陈翔任博州知州,随王建入蜀,其子诩听说后亦携妻入川。陈诩生子昭汶,昭汶生子省华,省华生“三尧”,等等。

既然陈翔“随王建入蜀”,就容易辨其真伪王建前后两次入蜀:第一次是广明元年(880)十二月黄巢军陷长安,僖宗逃亡蜀地,中和四年(884),王建、韩建、晋晖、张造、李师泰领兵投奔僖宗,“号曰随驾五都”,随即护驾返长安。第二次是光启元年(885),王重荣进犯长安,僖宗再次逃到凤翔(今属陕西),次年又辗转到兴元(汉中),一路上以王建为清道使,后任命王建为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大顺二年(891)十月,又任命王建为检校司徒、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见新旧五代史)。即使以最晚时间公元891年随王建入蜀,伯万是在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迁湘,岂不反在陈翔入蜀后30余年?世次与时间严重不符。

再以阆中《陈氏族谱·宗支派》说宜都王陈叔明生子志能,于南朝陈亡国后即已迁居西水,后传省华的话,那么叔明生于天嘉三年(562)壬午,南朝陈亡时仅28岁,其子能有多大“已迁居西水”?难以置信。据《叔明墓志铭》载,叔明“大业十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终于河南县思顺里之宅”,而陈翔上五代为博州

人,从时间和地域上看,两者风马牛不相及。谱之谬误、混乱若此,诚有谱不如无谱。

    纵观各地族谱,对“三尧”五代以上祖源问题,杂说纷呈。祖叔达说的族谱居多,其次祖叔明说、叔宝说、叔澄说、伯万说者均有。本书初版时既发现谱中的名讳、世次与时间不合,始迁地与史载不符;由于当时资料有限,一时难以

定论。再版为穷究竟,再作如下考述。

先看《云门陈氏家谱序》:

 

维吾陈氏,其先远出于舜。周时为舜后妫满之封国,至春秋之际,陈灭入楚,子孙之散亡者,因以为氏。世望颍川,始祖讳,仕汉桓帝至太丘长,是为有道君子,卒,谥文范先生。第四子讳谌,官太傅,与兄大鸿胪纪齐德同行,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太傅大(六)世孙达,晋永嘉丞,以太子洗马出为长城令,尝相地得长兴下箬里,谓其山川秀丽,又后当有王者兴,遂家焉。越十世生霸先果受梁禅,国号仍其姓。历三世五主,至后主叔宝为隋所灭。其太子深与诸王宗室入京师,分居京兆之诸邑。后主弟叔达,陈封义阳王,入唐拜侍中⑴,为武德贤相。侍中三世生武后朝中书舍人讳光弼,乃因桂(挂)误⑵被斥居河朔。又三世生(博)州录事恭(参)军讳芳,复因官为家占籍为(博)州人。录事⑶曾孙讳翔,唐末事蜀王建为新井令。建欲帝蜀,遂弃官,家于阆州之西水新井。曾孙讳省华,仕我太宗朝,累官至左谏议大夫,追封秦国公。生三子:孟曰枢密文忠公尧叟;仲曰郑国文惠公尧佐;季曰太尉康肃公尧咨。文忠与康肃皆举进士第一人,文惠亦由进士甲科入相。仁宗宝元初以使相出判郑州,随加太子太师致仕,即家郑州之新郑,生主客郎中讳述古。主客生虞部员外郎讳知俭。虞部生秘书丞讳⑷,乃余先考也。余承祖父余泽,复仕于朝,不幸遭建炎之难⑸,随今上南渡来家于越,亦既习而安之⑹矣。然于宗人之在故土者,隔于南北,不及相闻⑺。而与余同时避难之人,又多流寓各地,不能时会,诚恐世远人亡,派系莫稽⑻。欲修谱记,使无湮没。顾为徵官所羁⑼,未遑兴事⑽。

今蒙恩赐归田⑾,幸有余闲,因得从事于兹,乃取先世行状、墓志、神道碑等类文字阅之,加以采访之功,会合诸派纂而修焉。谱凡五门:其一曰宸翰⑿,以彰天宠;其二曰宗图,以明世系;其三曰家传,以详世德;其四曰纪迁,以收涣散;其五曰外录,以徵文献;而谱之大端粗具⒀矣。稿既就,特缮写成编,留为子孙守,其后余而生者,果能体余之心,善继善述,以大前人之烈,以续后嗣之良,则于斯谱为有光,而余立谱之初心为不负矣。爰⒁书以示我后人,俾⒂读之而兴思焉。

 

绍兴十五年岁在乙丑既望⒃三十七代裔孙升百拜撰

 

 

 

侍中:唐朝为门下省长官,正三品。掌审议封驳中书省草拟诏敕,与中书、尚书省长官同为宰相,在政事堂共议国政。

挂误:因受连累而失官。

⑶录事:职官名。晋代骠骑将军及诸大将军不开府办事,属官有录事,掌总录文簿。省称“录事”。此职,唐宋因之。

陈珦:今河南新郑宰相陈村有陈珣墓,某学者考陈珦即陈珣,为一人。然而据《夷坚甲志》“陈苗二守”条载:“陈珦,字中玉,郑州人,文惠公诸孙也。”再由《朝奉郎陈(知俭)墓志铭》知陈知俭生五子:敦(早卒),崇,居,中,孚。因珦、珣均为玉名,推此二人应为兄弟,是以“玉”旁为班辈。然陈知俭墓志铭中用的都是字,陈珦,字中玉,简称“中”。所以,“陈珦”不是“陈珣。据新郑宰相村族谱载:文惠公尧佐生知节,知节生珣,宰相村陈氏均为陈珣之后。

建炎之难:指发生在两宋交替之际,宋高宗赵构为了躲避北边金兵的追击,南下逃难的事件,史称“建炎之难”或“建炎南渡”。 建炎,为宋高宗第一个年号,即11275月—1130年。

习而安之:既久而遂安之。

不及相闻:指没有往来,互不通问。

稽:考核、核实。

徵官所羁:徵官即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羁,束缚,拘束。

未遑兴事:遑,闲暇。整句意思指没有空闲来办修谱这件事。

恩赐归田:蒙皇上的恩准,退休回家。

[chén]翰:帝王的墨迹。一般指亲笔手诏、御札、题赠之类。

大端粗具:指大体粗具规模。

爰:于是。

俾:使。

既望:就是农历十六称既望。

 

《云门陈氏家谱序》录于美国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教会家谱图书馆国际微卷(Family History Library INTL Film微卷编号为1210149台湾《世界陈氏宗亲大族谱》第211亦载。序是由尧佐的玄孙陈升百撰。陈升百,讳升,宣和三年(1121)进士,建炎年间任兵部侍郎。自南渡以后,族人天各一方,升百“诚恐世远人亡,派系莫稽”,为敬宗收族于绍兴乙丑岁(1145)创修了《南渡陈氏家谱》并序。序名本为《南渡陈氏家谱序》,因淳熙六年(1179)会稽云门陈氏修谱载录此序,故后名。

序从周武王得舜裔妫满封陈说起,绵延两千余年至升百,族脉清晰,十分珍贵。尤其是对尘封已久的“三尧”五代以上的祖源,作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叙述:其先世“居河朔”,再“为博州人”。这与正史及墓志铭完全吻合。

《宋史·陈尧佐传》载“其先河朔人”。欧阳修《陈文惠公尧佐神道碑》载“自公五世以上为博州人”。欧阳修《尚书比部员外郎陈(汉卿)墓志铭》亦载“陈氏世居阆中,其先为博州人”。晁说之作《朝请大夫致仕(知和)墓志铭》更直云“按其谱,博州人也”。可见宋时旧谱还是很清楚的。经阅本序,始知叔达曾孙光弼先迁河朔,光弼玄孙陈芳再迁博州,故史有“河朔人”、“博州人”两说。联系陈朝亡后,叔达流放河西十六年后于大业二年官任绛郡通守,也是非常吻合的。绛郡,今山西省绛县一带。

至于序中所提随宋室南渡,与故土宗人“隔于南北,不及相闻;同时避难之人,又多流寓各地,不能时会”,这跟汪藻《右中奉大夫直徽猷阁知潭州君墓志铭》中所载相合。墓志铭载陈尧佐曾孙陈兖(字景渊,祖述古,父知祥),两宋之交,陈兖随宋室南渡,先后通判常州、泗州,知通州,后出任淮东转运使、淮东宣抚使, 调湖南宣抚使知潭州。陈兖一支和升百一支一样,在南渡之后,因官迁无定所“不能时会”。同在江南避难之人竟如此,何况隔于南北故土宗人!

《云门陈氏家谱序》所载人和事,对于今天陈姓族史研究,有重大贡献。例如“太傅六世孙达,晋永嘉丞,以太子洗马出为长城令”,明白告诉后人,南朝陈王裔是季方的后,由此纠正诸多旧谱关于“逵任长城令,为太子洗马”之谬误。还如序中写到“太子深与诸王宗室入京师,分居京兆之诸邑”,这也是历史的真实,非多谱所谓“陈朝亡,太子深为避隋难,移家西川”。即使避隋难移家西川,也该是大业二年对陈解禁之后的事。再说隋灭陈时,太子深能有多大?诸王皆被掳进长安,唯他幸免?

至于序中写“主客生虞部员外郎讳知俭”而不写“博古生知俭”,则事出有因。由范祖禹《朝奉郎陈(知俭)墓志铭》知,“陈知俭为尧佐孙,大理评事馆阁校勘赠比部郎中博古子”,非述古子。另从知俭墓志铭知,陈知俭曾经“知开封府鄢陵县,以治行闻上,即位恩迁殿中丞改国子博士,避父讳不拜”。是说为避父“博古”讳而不受。升百说自己参阅先世行状、墓志、神道碑等类文章,不难理解仍将其曾祖记为述古,是按宗子法记“长”不记“幼”。

由于历时久远,序在流传中,免不了字形误抄。如“太傅大世孙达”,文义不通,此明显是“六”误“大”。长城令达为太傅谌六世孙,正合《晋书·列传第二十九》“左卫将军陈眕……眕二弟匡、规”及《元和姓纂》载“准孙达,晋长城令”以及《陈书》“准生匡,匡生达”之世次记载。再次证明《唐表》“眕生匡”为错。还有“桂误”,无意义。应该是“挂误”。再是“博州人”之“博”,误为“傳”。等等,皆为字形相似致误。

序文落款“三十七代裔孙”,这是以陈寔为南朝陈氏一世祖,与《南史·陈本纪》陈霸先“自云汉太丘长寔之后”相一致。

依序意,列出世次如下:

1寔→2谌→3忠→4佐→5准→6眕、匡→7达→8康→9英→10公弼→11鼎→12高→1314猛→15道臣→16文讚→17谈先(霸先、休先)→18顼→19叔达→20□□(叔达有多子,不知是谁)→21□□→22光弼→23□□→24□□→25□□→2627□□→28□□→29翔→30诩→31昭汶→32省华→33尧佐→34述古(实则博古)→35知俭→36珦→37

从所列世次看,陈寔到陈升为三十七代,与落款相符。而嘉靖五年《秋湖陈氏家谱序》中所叙世次则是:“谌十六世至始兴王谈先,又二世而叔达显于唐;又九世而讳翔者家于蜀;又四世而尧叟、尧佐、尧咨,伯仲盛于宋……”即1谌→2忠→3佐→4准→5眕、匡→6达→7康→8英→9公弼→10鼎→11高→1213猛→14道臣→15文讚→16谈先→17顼→18叔达→19□□→20□□→21光弼→22□□→23□□→24芳→25□□→26□□→27翔→28诩→29昭汶→30

省华→31尧佐。

两序世次比较,相差1代,可能误在两序各自表述上。

注意,《秋湖陈氏家谱序》中“谌十六世至始兴王谈先”,以陈谌为起点。接下来“又二世……又九世……又四世”,是不含其上。因此,升百序中又三世生博州录事参军讳芳”,当是光弼的玄孙。

再看《增修陈氏家谱序》:

 

增修陈氏家谱,乃翰林学士会稽陈公锡禹叔畴甫⑴所编也。会稽云门之有陈氏,肇自建炎间兵部侍郎讳升者,由郑之新郑来迁。新郑之有陈氏,肇自丞相文惠公讳尧佐者,庆历初由蜀之西水往居。然自此历追而上,则西水之陈,实本于江左⑵;江左之陈,又本于颍川。而汉桓帝时,有太丘长讳者,乃其所始出之祖也。

侍郎公当绍兴乙丑之岁,尝作南渡陈氏谱,自为序以纪之。顾自侍郎公下逮叔畴甫曾孙辈又七世矣。而族之生者、卒者、隐者、显者,与夫转徙者,盖不知其几也。使无以谱之,则岁久齿繁,其昭穆世次,将有乖离错乱而莫能辨者矣。叔畴甫谊笃宗盟,深为此惧,乃因致仕之暇,翻阅前谱而增修之。其谱多仍旧贯,而少有损益,盖大同而小异也⑶。

今观其目,先宸翰,次宗图,次家传,又次之纪迁,而终之以文献⑷。其立例严,其为制善,且纪载尽,考订精核。而凡陈氏之始终本末,一展卷可以尽之,殆庶几乎一家之史也。是新谱之既作,上可以承先德,下可以垂后裔。祖宗虽远而可考,族属虽涣而可寻。敦宗睦族之道,胥⑸基于此。其有功于陈氏岂小补哉。余尝辱⑹爱于叔畴甫,今谬以谱序属余,余谓陈氏谱有侍郎公为之序,登载甚悉,兹不容于赘矣。然既承其委,则不可以无言也。故聊举其大略书之,以塞其请云。

 

咸淳六年岁次庚午八月吉旦

从事郎秘书省正字芜权校书郎主管仙都观姚江⑺方山京子高父⑻拜书

 

 

 

⑴ 陈锡禹:据《会稽续志》卷六载:陈锡禹中绍定五年徐元杰榜进士。据文意,其叔为畴甫。撰序者亦称之“叔”,推为姻亲。

⑵ 江左:即江东。古人在地理上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的。

⑶ 此句是说畴甫是在升百的《南渡陈氏家谱》基础上增修,“多仍旧贯”,故大同小异。

⑷ 此句是说仍按旧谱例“宸翰、宗图、家传、纪迁、文献”五个方面进行增修。

⑸ 胥:这里作“全、都”解。

⑹ 辱:作谦词,即承蒙之意。

⑺ 姚江,又称余姚江,发源于大岚镇夏家岭龙角山,流经上虞、余姚、鄞州和江北汇入甬江。

⑻《增修陈氏家谱序》作者方季仁,浙江慈溪余姚人,十年方逢辰榜进士,为南安军教授。其子方山京,字子高,登景定三年进士廷对第一。见《浙江通志》卷一百二十八、一百九十。

 

该序高度概括了云门陈氏族源:即云门陈氏←兵部侍郎升百←河南新郑←尧佐蜀之西水←(博州、河朔)江左之陈本于颍川。并由此溯至陈胡公乃至舜帝。虽迁徙途径曲折,而族脉传承清晰,一目了然,畅快!

再看《秋湖陈氏家谱序》:

 

夫世系之亲疏,分之若异,原其本来实出一体,如枝之本于之本于根,不可不知也。故谱牒为重,谱牒具载世系,开卷视之,则油然勃然,令人兴孝兴弟(悌),萃涣为合,联疏为亲,千百世如一日也。千万族为一人也。而何可不以先务急之。吾族本于三恪,自周得妫满,封之于陈。其后以国为姓,所从来矣。自汉唐迄于赵宋,及我大明,其间俊又吁髦立德,树功铭在鼎彝⑴者,代不乏人第,地移人亲远,讵⑵能测识,吾又焉知其非吾祖也,又焉知其必吾祖也。非吾祖而祖之,则不义;是吾祖而不祖之,则不孝,均悖之于理者也。今故自谱牒中有可稽考者而言,则颍川公殆不诬矣。颍川公有六子,纪、谌至贤。纪拜大鸿胪,而谌官太傅。谌十六世至始兴王谈先;又二世而叔达显于唐;又九世而讳翔者家于蜀;又四世而尧叟、尧佐、尧咨,伯仲盛于宋;又四世而徙于东阳者,则尧咨之后也。故就婺⑶言婺,则大彰明显著,如尚书公良佑⑷。洵⑸为婺之始祖,其子孙来隶越⑹而居城南又数世,及遭杨完(者)⑺之乱,我祖建竖府君率其弟侄,避处于梅里⑻之西南隅。地虽甚迩然事多,草创家任仆而业任耕读,未闻以名世显者,遂相揆隔⑼。惟立一承事,因其父珏早逝,我祖字之如,子曾立有传,余则不概及焉。婺之先世,我始祖尚能言之。至玄三府君之世,婺(州)宗老持谱来会,其昭穆源委甚悉。竟以鞅掌⑽不克终事,卒使世系凭之口耳,宁不为扼腕哉!绵想重华之系,皇帝而郊黉,祖颛顼而宗尧,贯古达今,谁能复屈一指?今自我而后,支流宏远,岂无重瞳其目,超类挺出,如先世其人者,固不可知,亦不可量。故以谱牒待之,唯后人毋忘毋忽。是余所深愿矣。

 

                          嘉靖五年岁次丙戌春三月裔孙芸百拜叙

 

 

⑴ 鼎彝: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

⑵ 讵:副词,表示反问,如岂、怎。

⑶ 婺:即婺州,隋开皇十三年置,治金华。南迁后尧佐后裔多居金华。“就婺言婺”,意就婺州陈氏而言。

⑷ 陈良佑:字天与,婺州金华人。绍兴二十四年,擢进士第。后累迁高官。《宋史》卷三百八十八有传。

⑸ 洵:作副词。为诚然,确实之意。

⑹ 隶越:即录属越州。

⑺ 杨完:即杨完者(?~1358),字世杰,元朝末年将领,原名杨通贯,元末武冈路赤水人,乃十峒飞山蛮首领杨再思的后裔。“完者”之名为元顺帝所赐。

⑻ 梅里:浙江东阳市巍山镇白坦村,古称梅里。

 ⑼ 揆隔:分离。

⑽ 鞅掌:事务繁忙。

 

通过上面三序互证,足以理清“三尧”五代以上祖源问题。嗟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历尽千年沧桑,“三序”得以传承下来,实属不易。这确是一份十分宝贵的遗产,“读之而兴思”,深感前人之苦心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