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东佳

类别:话说东佳 作者:陈氏研究网

东佳山,位于县城西北32公里处的今爱民乡,宋时此地为敷阳下乡管辖。

东佳钟灵毓秀,自然景观秀美。绵绵山脉,东西走向。远望山势挺拔,云绕雾漫,或腾或卧,似龙似虎。近看赤壁陡峭,紫岩列嶂;泉涌波腾,颇为壮观。而最为壮观的还是山峦东中部紫岩:岩崖峻耸,矗立数十寻;石层横叠而上,红黄二色交辉。并由此向西二里,又一峰隆起,峰前复有石壁数十丈,远远望之,灿烂如紫屏;泉涌其下,飞白泻碧,故名“紫岩泉”。从紫岩泉向上行至山腰,有一白石涧,亦名白石洞,洞门高5,阔6,深6洞内右侧有石溪,直通泉源深处。在白石洞上方,有百鸟洞,高约百仞,洞内左侧亦有石溪直入。再由紫岩上行至峰颠,有一白石岩,高二十余丈,石色洁白,十分耀眼。

古往今来,为慕名东佳名胜,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前来登高远眺,或龙潭探幽,或松涧小憩,或吟诗作对,留下许多美丽的诗、联和游记。《紫岩记》,就是明嘉靖德安县令蔡元伟撰写,详尽介绍了紫岩泉洞内诸貌胜景。

东佳之美,不仅在于自然景色,更重要的是地灵人杰。这里曾经孕育着丰厚的人文文化:唐中和四年(884),义门首获旌表,之后义居人渐聚渐多,于是义门人来到这东佳山麓开辟新庄园。从“东佳左峙形胜一方甲第,源泉右绕泽流百代人家”石联,可以遥想当年东佳庄之富庶、旺盛的景象。

东佳书堂,又名“陈氏书堂”,是江南第一所民间书。《义门陈氏家法三十三条》中有这样记述:“立书堂一所于东佳庄,弟侄子姓有赋性聪敏者令修学,稽有学成应举者。”另“立书屋一所于住宅之西,训教童蒙……童子年七岁令入学,至十五出学,有能者令入东佳”深造。时义门家长陈崇,官江州长史,是义门第三任家长,也是《家法》起草者和制定者。随后是他的儿子陈衮,江州司户,为义门第四任家长。第五任家长是陈崇的孙子陈昉,官任太常寺奉礼郎。再后来任家长的是陈昉的侄儿陈鸿、陈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书院发展到宋代,成为江南著名书院,“所藏帖与书,号为天下第一”,“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焉,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

“东佳书堂” 始创于唐,盛于五代与北宋。义门解体后,书院仍在继续,历经南宋、元、明、清至民国,书写了中国书院发展史上辉煌篇章。

随着书院的发展,东佳庄也在不断得到扩建。因此,义门的经济、文化中心既由老宅移至东佳。昇元元年(937),南唐主李昪重新敕立“义门”,县差于东佳庄东大门前竖立两条乌头石柱,左镌“门”右刻“义”,标揭门闾。之后义门的一切重大活动以及嘉祐七年奉旨分庄,都是在这里举行的。南宋庆元二年(1196)进士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载:“义门陈氏,在德安县西敷阳乡,伪唐旌表门闾。……至嘉祐时,以岁歉乏食。知县,邢其姓者,因讼勒其析居。是时,老幼见监分官来,皆恸哭。”

这里有山有水,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易于发展。“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耀门闾”、“旌阙书亭焕水乡,四时烟景似沧浪”、“御笔亲题灿锦霞,满封官职遍天涯”等名人诗句描写了东佳庄和东佳书院当年的隆盛景象。

今紫岩泉前有“一字园”寺庙,此处当年筑有“紫岩亭”、“寄咏阁”,登临者抚栏观景,背倚紫岩,面临飞瀑溅雨,“平畴绿野,水阁山斋”尽收眼底。旧时的“一字园”,则位于今“一字园”寺庙右下方,是当年陈家花园的位置。因花廊下横放一排盆景,后没于泥沙,形成一道自然风景线,苏东坡游东佳时称之“一字园”。明代,有僧人就一字园废墟中砖瓦、石料移至高坡,筑小寺一座,仍名“一字园”。寺庙尚在,香火却冷清。

旧时一字园东侧有花径,曲径通向“寿安堂”。寿安堂为老者、宿儒休憩的场所,“于斯温寻妙道颐养天年,莫不茂龄白发鹤首霜彩”。大学士揭傒斯《寄题寿安堂》云“南山筑台三百步,翠竹长出森玉树”。既是说,登临寿安堂,是要徒步三百道石阶。

顺着一字园往下看紫岩泉流水,在阳光下像一条蜿蜒飘动的玉带,把山下那片绿畴划为两半,自上而下延伸到公路外。当年的“学田二十顷”,即右边的那片良田。“学田”的建立,标志着义门创办书院的成功与完善。“学田二十顷……为游学之资”,这不仅解决了本族子弟的教育问题,还资助外姓学子来此学习、深造,由是“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而名立,盖有之”。见南唐徐鍇《陈氏书堂记》,非虚言哉!

学田的前下方,是一片低洼湿地,传说是当年的“百柱塘”,义门人在水塘、湿地里打桩建水榭、种花、养鱼,用来接待到访东佳的宾客。

连接小港两岸,有一弯古石拱桥,当地人称之“陈家桥”,河水清洌,隐约可见坠入港底的石栏杆、石雕等,静静地躺着,似乎在诉说着往日的情愁。从桥的宽度可知,旧时的流量比现在的要大,河港比现在的要宽。往来东佳,这座石桥是不可忽缺的近道。

站在桥头向东望去,有一个“土坝”,人称“陈门坝”。土坝截溪流,绕村缓缓而行,以利灌溉及人畜用水。这就是《紫岩记》中所说的“其中流,名马尾泉;傍流,则人开以灌禾者”。如今陈门坝上的那片古樟树,夕照如黛,郁郁苍苍。在陈门坝的右前方,是当年东佳庄东大门遗址,谱载“石块垒砌,状如牌楼;乌头石柱标揭门闾”。

南北向的河港为东佳庄主河道,泉水由此流进博阳河入鄱阳湖。德白公路,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把东佳学田截为南北两半。

再由陈门坝向上约行800,是东佳“迎官厅”旧址,察其地基,为一幢两进、带天井的老式建筑,如今只剩下后进屋架构,地面铺设的小正方形古砖,早已破碎不堪,屋内空荡荡,仅东墙壁上镶嵌着三块方形石牌,记载着官厅维修的年代和保护条约。据当地老人曾宪珍告诉我们:“听老辈人说,官厅,唐朝既有。‘狸猫换太子’时,桂姓、曾姓人纷纷搬到这里,后曾姓人被挤走……”几经维修的官厅,也仅目前这模样。前进屋、天井、八字门楼早毁;草丛中、流水沟里,横七竖八地躺着石条、石磉。至于老人所说的“狸猫换太子”时,义门分家,当属误传

在“接官厅”上方,是今德安煤矿厂房。矿井已废弃,空留厂房数十间。今紫岩泉流量比过去小,是因开采煤矿导致水源流失的缘故。

据说东佳书院旧址,位于今村子后右侧,即迎官厅右下方。20世纪80年代桂村人造房子,挖出了许多唐宋古砖和鱼鳞瓦块,还有石盆子、石凳子等。“手栽东佳松柏”石碑尚存,石碑上的“医俗园”三字清晰可见。医俗园,是当年东佳医疗所之雅称,园内多植药材百草。

从煤矿厂房到靠近村子后边的那片空地,据说是当年东佳别墅、师寓、寄咏宿等建筑物场地。别墅,用来接待来访的文人、士绅和官吏;“师寓”,用来接待来东佳讲学的先生;“寄咏宿”,当是学生宿舍,安置本族及外姓学子。此外,衮公亭、钟鼓楼、御书楼、读书亭等,也大致布局在这一带及山下几处山丘上。

在一字园与厂房之间的下方,有几丘坟地,据谱载是南唐义门十八朝官寝陵地。从柳宏《诣东佳书院拜伯宣公墓》“马蹄特就访贤来,隔日红尘喜自开。古冢有踪经岁久,残碑没宇被云埋。八龙道学传遗绪,千古文星照夜台。嘱咐义门陈氏子,年年此处扫莓苔”诗句可知,陈伯宣最初也是葬于此,后移葬瑞昌金城乡。

陈家桥左上方(即一字园之西)的那块高坡地,是当年“陈家祠”位置,据爱民乡老人说:他们小时侯还见过陈家祠的断壁残墙,是一栋三进两厢的建筑。陈家祠之下是“德星楼”,紧挨着祠堂右侧。义门议事厅、惩过所遗址,也在这一带。

由此右拐向下行至路边,这里是当年东佳庄西大门的位置。进了西大门,迎面是崇公、衮公、昉公“三公坊”的遗址,谱载陈旭在做家长时建造,昭示后人,不忘“三公”创办书院的功德……

 

 

                            紫岩记

 

按紫岩泉水,天晴则西流,天雨则东流,东流则西水遂绝,西流亦如此。若雨晴未定,则西有小水。遇旱,人欲塞其窦,挽之欲东亦不能也。其中流,名马尾泉;傍流,则人开以灌禾者。其下有龙潭,旱则马尾泉之水微,而潭水多,但不能及远。岁丰则潭水少,而东西流大。自泉西行数步,有石洞深不可及,洞口有仙人迹及马蹄。遇大雨浊水喷涌出,至(有)流杉、篙、船板、黑鱼诸物。旱则建昌、武宁、瑞昌诸邑之祷雨者必至,至必秉炬而入,或火灭则昏不知所出。进四十丈许有大湖,昔求雨有善泅者,过其湖,见小山及田。或击桃符,用狗首触龙,闻土雷之声,即得雨。相传陈友谅之反也,人多于此洞逃匿焉。自洞西半里至百鸟洞,厥地恒干,虽大雨而不入。洞门有三重,其一光亮宽敞,可容百余人,石壁上有梅有松如画。夏集百鸟,冬多宿松梅孔窍上。其二可容七八十人。进三重极寒,有小池,其上倒垂尖峰,水滴滴不绝,峰下龙须虎草生焉。三重后,必用火光照入,然难穷其所止。自洞西行半里,有小泉荫注军田,久旱不竭。又半里至石菖蒲墩,多居室,可容万人。又一里至长溪山,乃下焉。石洞东行二里,至赤壁崖,其石色紫,方圆三五十丈,高二十余丈,壁光间有微窍,猿猴多攀藏其上,人取之不能。下崖一里至观音洞,有石门方圆七丈余,中有石观音,石香炉,生成自然。又一里下山。嘉靖二十七年(1542五月十三日,以公事过其洞下因登焉,遂记其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