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留言本
共有 461 条留言,其中 0 条是今天的请各位宗亲点击这里签写留言

陈洪宪
在2008-9-3 1:12:04发表的
给陈洪宪写信 访问陈洪宪的主页 没有OICQ 122.96.175.208
陈 二 先 生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阜宁县沟墩小街上,提起陈二先生,尤其陈二先生一笔正楷的毛笔字,漂亮工整,无人不晓,那个不夸。陈二先生名德熙,字少康,阜宁陈氏东门四兴祭人,1899年生,筱屏公次子,淮扬地方自治讲习所毕业(相当于现在大专)。祖父陈如藩,清光绪太学生,沟墩街红董(相当于区长),父亲陈为恩清光绪从九品。陈氏家教甚严,为恩公特地到阜宁城找几块古方砖,磨平,刻上米字格,少康公五岁开始练毛笔字,祖父陈如藩亲自教导,早晚各写一小时,常年累月练字,基本功底厚实。后来少康就读陈为轩任校长的沟墩高小和陈伯盟任校长的沟墩初级师范,经名师指导,毛笔字更上一层楼,在淮扬地方自治讲习所读书期间,少康公的楷书就小有名气。1933年,陈氏东门七修家谱,少康公除担任采访外,还经常协助文案工作,翻开七修老谱,字迹清秀,如行云流水,令人感叹,其中也有一份少康公的辛劳。二、三十年代,少康公曾任阜宁第二学区第十二国民学校校长、江苏新编陆军第三师书记官、江苏运河工程局助理员、中央导淮委员会事务员。跟随伯盟公治理黄河、疏浚淮河,造福乡闾,做了许多有益工作。陈立夫先生当时是中央导淮委员会副理事长。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多灾多难,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沟墩街也不例外,少康公回到沟墩街,在家中开设店铺,按现在髦词叫文字工作室,帮人写写家信、诉状、对联,闲时到大哥陈德标的恒丰书店看看书。夫人成氏利用家临街房屋开个酱油店,补贴家用,小日子倒也过得去。
   1938年4月28日,万恶的日本鬼子由南通侵犯沟墩镇,中国守军在沟墩周围抵抗三天三夜,死伤一千多人,日本鬼子也死伤多人。少康公一介文弱书生不忘国耻,支持国军战斗,捐献门板、钱粮。无奈敌强我弱,沟墩被日寇占领,毁于战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房屋全部烧光,少康公带领家人避难沟墩西边小成庄(现在前进村)岳丈家。日冠撤走后,少康公回到沟墩街重建家园,又搭了两间房,不料又被日寇烧光,日冠常驻沟墩镇,汉奸王长生等横行四乡,助虐为纣。1941年少康公毅然将长子冠武公送到新四军阜宁岗河大队打击日寇,冠武公后考入中共抗日军政大学苏北人民行政学院学习。日寇两次烧毁沟墩房屋,少康公上无片瓦,下无立椎之地,破产了。由于是抗属,又不敢回沟墩街上,只得在沟墩乡下逃难,靠着一笔好字谋生。少康古道热肠,具有古代知识分子气节,宁愿忍饥挨饿,不给汉奸,恶霸写字。1944年夏,少康公在沟墩小李庄贫病交加逝世,享年四十五岁。
   日本鬼子是逼死陈二先生的凶手,烧毁民房这笔旧债,我们陈家没有放弃,何时偿还,拭目以待。国家做好人,不要日本国赔偿,那是当权者的事,老百姓的血海深仇是不会忘记的。少康公是洪宪祖父。
(少康公次子陈效口述  陈洪宪记录    2005年10月)
一 张 抗 属 证
 兴一公十七世孙 陈德聚,字海云,东门四兴祭人,1945年时二十来岁,在中兴镇开杂货店。少时海云公行侠仗义,好打抱不平,其兄弟五人,在十里八乡,俱有贤名。海云公把兄弟众多,但他从不做亏心事,对陈氏族人保护犹加。
  1945年春,沟墩街少康公遗孀成氏带领全家五口人,逃难跑反到合德西边十五里中兴镇,投靠族祖陈为棠,在清末状元张骞办的农垦公司打工,拿棉花。当时中心镇是敌占区,一天,陈洋伪军在陈伯盟十儿子(人称陈十少)带领下到中心镇扫荡,头目驻在旅社里。成氏带15岁儿子陈伯林去通洋港买米。通洋港是解放区,凭抗属证买米可享受优惠待遇。这次母子两人没有买到米,从通洋返回中心镇,在镇北边,伪军设有哨卡,盘查行人,陈伯林走在前面,在哨卡旁边,看见小伙伴小过子在钓鱼,就佯问:“小过子钓到没有?”“没有”小过子答道。陈伯林就蹲在小过子旁边看钓鱼,因部分伪军住在小过子家,认识陈伯林,没有引起伪军注意。其母成氏老夫人,字广和,1896年生,其时刚五十岁,走在后面,想弯路越过哨卡回家,被伪军发现,伪军小队长戴小余命人将成氏抓来,成氏蹲在地上,双手护住左袜筒,戴小余疑为左袜筒里有钱,就伸手打人,抢过来一看是一张抗属证,成氏嘴角流血,被戴小余押到中心镇旅社。陈伯林见状,不敢吱声飞奔到村里,找陈为棠族祖求救。陈为棠夫人李氏听说,忙叫来四儿子陈德聚道:“小四子,你不出面,就没救了。”陈德聚二话没说,带领几个兄弟来到旅社,戴小余是其把兄弟,对戴小余道:“你把我嫂子为何绑来?”戴小余道:“她是抗属,我搜到抗属证一张,回去领赏”。“胡说!什么抗属证,她是妇道人家,哪来的抗属证!你想喝酒,找我说一声,我弄几个菜,兄弟们拉拉呱,你讹她没意思。”陈德聚说道。戴小余急道:“真的是抗属证,不信你看!有名有姓,是共产党发的”。陈德聚上前一步,佯看,抢过抗属证,巴掌大纸片,三下五除二撕碎,吞入口中,片刻说道:“哪快哪快有抗属证,走走走,放人,到我家喝酒去”。戴小余反应不及,目瞪口呆,对把兄弟又不好发作,只好放人,被陈德聚拉去喝酒了。成氏这才躲过大难。当时,成氏长子陈冠武已在中共抗日军政大学苏北人民行政学院毕业,分在新四军三师七旅某部当文书,地方政府发给陈家一张抗属证。其实陈伯盟与陈少康本来很熟,都是东门人,二十年代少康跟随伯盟公治理黄河、疏浚淮河,三十年代七修陈氏家谱时,陈伯盟是族长、主修,陈少康是采访,陈少康常去海河镇老屋基陈伯盟家开会,陈伯盟也常到沟墩小街,在陈少康家走动喝茶,但陈伯盟的几个小儿子不太熟悉,引起上述故事。成氏老夫人1978年秋在中心镇去世,寿83岁。
    2002年清明节,我在射阳县合兴乡中心镇支书陈建家亲耳聆听四太爷陈海云,讲上述故事,三太爷陈德庭亦在座。我父陈效、三爷陈伯林作了补充,故记述下来。成氏老夫人是我祖母,是东门四兴祭的十七世陈德熙(字少康)公夫人。2003年秋,海云公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我亦去中心镇吊祭。

陈永东
在2008-8-29 22:27:13发表的
给陈永东写信 访问陈永东的主页 没有OICQ 222.221.236.137
各位宗亲你好;我的先祖原住河南省信阳殷家湾,咸丰十年我祖自殷家湾搬迁安徽省,广德县,我们这边的字辈是;家;有;万;国;永;希望能找到我们的祖宗,请各位宗亲帮忙查一下,信阳殷家湾一带的陈氏为感. 
联系人;   
陈永东;电话;13095301977;   
QQ号;751874593,

在2008-8-18 16:54:34发表的
给陈写信 访问陈的主页 没有OICQ 117.89.33.235
陈尊宪宗亲,有资料表明,省华及三尧是叔宝支太子深后裔。

陈尊宪
在2008-8-15 12:02:11发表的
给陈尊宪写信 访问陈尊宪的主页 没有OICQ 219.140.83.89
太子派(又称西川东门派)世系表
 满62世:陈叔宝
   63世:太子深,避难西川东门.生子二:纶.缄.
   64世:缄.生子二:安国.安民.
   65世:安国,生信.
   66世:信,生真.
   67世:真,生左.
   68世:左,生高件.
   69世:高件,生敬仲.
   70世:敬仲,生省华.
   71世:省华,住四川老溪县,左谏议大夫.封秦国公,生子三: 尧叟,尧佐,尧咨.
   72世:尧叟,宋真宗宰相.生陈渐.
        尧佐,宋仁宗宰相.
        尧咨,宋武伶军节度使.
   73世:陈渐,耀州节度使.生恬.
   74世:恬.迁阳翟涧上村,即今河南禹县.
        来源:<<中华陈氏源流>>卷一68页.陈立钦编著
        注明:出入之处,以原文为准.
        另:1.满71世省华公在其禹汉王世系中为满77世,与义兰公同辈;
           2.满71世省华公系太子派(叔宝后裔),在其禹汉王世系中是义门派(叔明后裔)



         与宗亲陈其禹交流------汉王陈友谅世系
   
      满      62世      63世      64世      65世      66世      67世      68世
    义门      叔明      志高      才        圭        兼        京        褒
    汉王                志亮(待考)淑林      惟        永兴      文琥      祓

      满      69世      70世      71世      72世      73世      74世      75世
    义门      灌        钰        环        阔(伯宣)  檀        旺        机
    汉王      政寿      陈一      陈文         伯万   元和      翔        诩

      满      76世      77世      78世      79世      80世      81世      82世
    义门      感        兰        青        仲        崇        衮        锡
    汉王      昭文      省华      尧叟      述古      康宗      祖三      奉三

      满      83世      84世      85世      86世      87世      88世      89世
    义门      恭        宗俞      进        思澄*      菊迪      名诚      诵
                        宗臣      及(忠叔)  思洪*     (下略     ----      ----
    汉王      文孙      君晓      仲沈      朝璞      文运      云秀      思玉

      满      90世      91世      92世      93世      94世      95世      96世
    义门      栋        子灵      孙赫      曾承      宗朝      仲晟      宗卞
              ----      ----      ----      ----      ----      ----      ----
    汉王      友谅*    (后略---)

      满      97世      98世      99世      100世     101世      102世     103世
    义门      彦宪      千一      普才      友谅*     (后略---)
                                            友贵*      六官人    良宾      本   
                                                                           恕
                                                       七官人(后裔另谱)
              ----      ----      任远      ----       ----
 
     (续)与宗亲陈其禹交流-----汉王陈友谅世系
      对上帖世系对照表内容的几处说明:
      1.汉王的世系源于陈其禹宗亲06年12月27日宗亲论坛文章,如有出入以原文为准.细内
容看原文.
      2.义门世系源于我楚陂(木)兰山义门陈氏宗谱<<历代源流考>>供宗亲朋友核对与考证证   
      3.汉王世系满88世云秀,字千一;满89世思云,字普才.
      4.汉王系与义门系从满63世志高.志亮起无异议.到满72世阔(伯宣).伯万就有问题了
,不知宗亲其禹先生"接龙"是怎么接的,是乎有断代,伯宣公是江州义门的落藉始祖,他的  出生年代是唐高宗显庆元年,即公元656年.而伯万公出生是855年(原文资料).从志高,志亮下传九代,却相差了200年.再到满78世青公出生唐德宗贞元16年,即公元835年,而尧叟公(省华子)出生961年----1017年,从64世下传15世至二公相差126年,
      5.江州义门大分析是1063年,各分庄祖大多在满83.84.85世.我果石庄落藉始祖是思
澄.思洪二公是满86世.汉王世系友谅公满90世与义门世系的栋公相对,思澄下传四世就是栋,也就是说1063年分祈才四代就到了1320年,相隔257年,因友谅公是1320年出生的,根本不可能是满90世,显然有错.
      6.思澄.思洪都是满83世恭公的曾孙.从满86世思洪公----满99世任远公敬松宗亲比我清楚.我义门世系友谅.友贵公是满100世.所处年代和世系与任远公完全吻合.任远公在世时因土匪扰民作歹.受乡亲和族人的委托曾到江州请汉王友谅公帮助为民除害.这在敬松家老谱中有记载.可佐证.
      7.以上谁是谁非,请宗亲和族人探讨.研究与考证.

 
 

陈尊宪
在2008-8-13 15:14:35发表的
给陈尊宪写信 访问陈尊宪的主页 没有OICQ 219.140.82.185
思         澄           公          传
    吾族本妫姓,出于胡公满受周武王之封于陈,主舜帝祀,是满公为陈氏受姓之始祖也。传四十三代至陈实公,字仲弓,以节义风四方,溢曰:文范先生,又为河南颖川陈氏始祖也。又传二十九世至伯宣公,自泉州隐德化庐山,有仙人易地之说,及孙旺公迁所易地,即今艾草坪是也。伯宣公与其孙旺公又为江州义门陈氏之始祖也。自伯宣公传十五代至思澄公,又自艾草坪迁永兴县,果石庄之始祖也。胡公满至思澄公凡八十六代,至迈,又三十五代矣。积德之厚,传世之远,至今犹留遗范。公名思澄,字国琛,思成郎其封爵也。曾大父绍尧公名恭,南唐开元间献安边十策,授咸宁尹。同居己七百余口,至公,年益深,族益茂。时蕴公为家长,泰公继之。公素有谋略,读书尚古,才不亚于蕴、泰三公。然,族既有长,恭忆率物,凡事不敢先人,日与族人敦诗说礼,谐和而循法度,居恒矩步,秩秩温温恬如也。公之时,族凡三千九百四十口矣,朝廷思欲保全陈氏,诏以嘉佑八年三月委员散析其家,分布海内,公当受永兴果石庄,既宴于宗,群相对泣。公大言于庭曰:吾族世家训,谊既笃矣,义既全矣,和气溢于门庭,义风播于邦国,无忝于祖宗,无负于朝廷,历数百年,繁而必散,久必迁,理固然矣,况自兹以还,恩锡圣朝,承承匆失,则由已往而上溯之,上开其先:由半来而下究之,下续其后,异日族满天下之义门,皆我陈氏有也,为勉旃,无辄涕。佥于是鼓掌,咸喜曰:诚哉是言,遂各拜命而迁。吁!公之识力,岂一名士之所能到哉!赞曰:柏亭亭兮秀岭。标劲节于岩阿兮,垂孤芳之幽影。惟我公之磊磊岳岳兮,左约莉而右提警,毋栋桡而坐缁兮,守平时而正静。呜呼,我公兮,清妙魁旷一代而懊炳。
                                    ----裔孙希迈敬撰


             思洪公居地释疑
     我祖思洪公与从兄思澄公于宋嘉佑八年三月代祖父宗俞、宗臣分受永兴果石庄,是为伯宣公十五世孙,属仲之后裔。过去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思洪公居地为江西的垄统之说。此说有些道理,因公居地离江西的瑞昌县肇陈只有几华里,与江西的武宁也是毗邻,并且思洪公长子宣四子宥就在瑞昌落业后来成了我庄在瑞昌的旺族。因此此说勉强说得过去。第二种说法是过去多次修谱辨疑的焦点,即是说:思澄公就是思成公。义门分庄表上有思成分受江西兴国县富川果流松江庄(一名永兴庄、一名果流庄),从字面一看我祖思洪公与从兄是分受江西兴国了!再加上思澄公敕封为思成郎,大家就更相信了!岂不知江西兴国的思成公糸伉公支裔为伯宣公十三世孙,名昊字敬宗,配刘氏,生子二:守柏、永和。而我庄思澄公是伯宣公十五世孙为仲公支裔,字国荣(一说国琛),娶周氏,生子二:菊逸、菊迪。可见人名辈份都不同!从地名上看分庄时阳新县为兴国军治下的永兴县,过去阳新县与江西的兴国县有许多地名相同:民国时阳新县叫兴国州、兴国县,阳新县城叫富川,我叫永兴州、永兴县他有永兴庄、我有果石庄他有果流庄,名字太相似了!但毕竟不是一回事。我公分受永兴果石庄可查湖北省阳新县志,分庄时为兴国军永兴县,公元978年兴国军隶属江南西道,治所:永兴、通山、大冶。公元1103年改隶属江西路。当时的果石庄又叫果石街,南宋时叫果石乡,明初叫夏庄畈,夏庄畈内有个杨港镇,抗日时改名洋港街,过去的果石庄就在现在的阳新县洋港镇洋港村的上保周围。此有史有志可考,有实地可察的。再说我思洪公支裔得益于公之十四世孙任远公迂元未贼寇横行遂将谱藏虎门石室,得已保存,如今脉络分明、世糸清楚。只要将我果石庄宗谱与江西兴国县的果流松江庄思成公宗谱一比对就明白了!还有我思澄、思洪二公殁葬街林咀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洋港镇政府建设迁葬上保祖祠后侧新坟林,有碑志也是确凿可辨!所以说我们思澄、思洪公分受的永兴果石庄就在湖北省阳新县洋港镇洋港村的上保是无容置疑的!对于我们这一支的宗亲来说明白这一点又是极其重要的!


         任远公藏谱记(1403年)
    君子欲致爱敬而先人衍世泽于后代,舍谱其何以哉?特患前有作而后失传,斯可悼耳!我生不辰适丁板荡,至正壬辰,红巾倡乱,天下糜沸,江州自李总管死,张文忠、胡绍远起而相图。已未而有龙麻线之乱,生灵涂炭。丙申而吴朝贵继起,其惨尤甚,士民迁避无地,至燕巢林木。任远承先世之馀绪,窃以生死虽未可卜,而谱牒断不可失也。乃藏之虎谷石室中,逮戊申我太祖皇帝定鼎,命陵(定鼎金陵,)百姓皆还定安集,吾属舍产完复,然同辈存亦无恙(几)矣!急视藏谱(幸)免朽壤,此岂非祖宗之灵,有以阴(荫)为呵护也哉!因会族人重加修葺直上继行声,实以下贻后世云。
    任远公,洪公十四世孙,(按任远公系思洪公支下十四世裔孙)上保祖也。当元末危乱之际,生死呼吸乃藏家乘于石室中,卒保全以传后。殆不殊经之脱秦火也!今之家世隆盛,枝叶繁衍者,往往忽视谱系,读是记其,亦悚然而知所珍重也乎!
                                                                               癸未冬良显谱(引用0

  另:任远公藏谱后作虎谷谱其序《虎谷谱旧序》作于1385年

陈尊宪
在2008-8-13 14:01:08发表的
给陈尊宪写信 访问陈尊宪的主页 没有OICQ 219.140.82.185
也传一支称友谅之弟友贵后人谱系。
    1友贵(原居荆州长林,随兄友谅起义,居金陵应天府)配王氏生二子:长千衣郎名镛
          次万衣郎名升字名杨
    2镛妻周氏生四子,文通、文进、文暹、文逊
    2升妻柳氏三子:文达、文遂、文选
     明太祖授予二公指挥之职居南京雁门。二公后归隐于竟陵,其产业尚有陕西卫九
   溪卫安丰所三处
   3文选居竟陵
   始迁祖文通公元皇庆二年(1313)自岳州府澧州之仪封乡迁天门


         就事论事,浅析此支友谅之弟友贵公后人谱系:
   1.元末陈友谅(1320---1363),农民起义首领,后与朱元漳争一统江山,鄱阳湖大战惨败身亡.时年44岁.
   2.北汉王陈友谅兄弟排行有版本说是老大;也有版本说是老三.老大也好,老三也罢,老弟友贵公总应比友谅小.小多少呢?友贵排行老六,如友谅排行老大,中间隔四子,按二岁一子,友贵应是1330年出生,如友谅排行老三,中间隔二子,仍按二岁一子,友贵应是1328年出生.如此推断1363年鄱阳湖大战在康郎山死时友贵公只33岁或35岁.
   3.如友贵公18岁成家生子,在他去世时(1363年)他的儿子刚成人,年仅15岁至17岁,就算儿子早婚生子,其孙子顶多还在襁褓之中.其孙(文通)怎么会在1313年(注意:此时友贵公还未出世呢)自岳州府澧州之仪封乡迁天门呢?
   4.友贵公一直跟随北汉王友谅公,在反元廷的大旗下为其战斗,受到呵护和重用,直至战死.陈友谅与朱元璋在反元蒙朝廷统治的大旗下曾是遥相呼应的盟军,而后在争一统江山的斗争中,各自成了对方的障碍,发展成为不共载天的敌人.试想,朱怎会"授予二公指挥之职",指挥是指挥作战,打谁?打元廷顽抗势力,打汉王陈友谅,打张士诚部.如打陈友谅,岂不是叛逆吗?真是儿子革老子的命,革伯父的命,可能吗?再说友贵二子刚成人,年仅15.6.7岁也担当不了这指挥之职任.指挥得了千军万马吗.
   5.此友贵原居荆州长林,随兄友谅起义,居金凌应天府.(如理解不错,应是现在的南京一带.)此地盘属吴王朱元璋的地盘.友贵追随汉王友谅转战,形影相随,怎会去金陵应天府居呢..
   6.多数史料说汉王友谅原居沔阳,其弟友贵会在荆州长林原居吗.
   7.此友贵是否北汉王友谅公之胞弟.请版主及宗亲后人细细斟酌推敲.


陈尊宪
在2008-8-13 13:53:05发表的
给陈尊宪写信 访问陈尊宪的主页 没有OICQ 219.140.82.185

           历史事件
     朱元璋两次血洗江州德安义门村,一千二百多人中,杀了八百多,这是德安人亲口告诉我的。湖北、湖南和江西,是陈友谅的地盘,那里的陈氏,必定予支持。朱元璋打击陈氏,打击士族,理所当然。明太祖文化较低,最痛恨士族文人早先支持元朝,过后又支持陈友谅。
           
           宗亲的原帖(引用)
 

陈尊宪
在2008-8-13 13:47:46发表的
给陈尊宪写信 访问陈尊宪的主页 没有OICQ 219.140.82.185
临清市元陈友直后裔如此说:
    “始祖陈友直,祖籍江西江州,系出叟公。元末明初避难于山东东昌府清平县城西20里
陈家寨。历时600余年,传25世,繁衍2000余人”。“友直生三子:思奇、思明、思占”。 
      友谅兄弟五人:“长友富、次直、三谅、四仁、五贵。友仁、友贵战死鄱阳”。
      亦有说友谅兄弟八人:“友谅(1320-1363)、
                            友仁(1322-1363)、
                            友德(1324-1403)、
                            友福(富)(1326-1363)、
                            友禄(直)(1328-?)、
                            友贵(1330-1363)、
                            友高(1332-?)、
                            友位(1334-?),似欠准确。”)